[实用新型]圆盘落锁式脚手架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8124.8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义 |
主分类号: | E04G7/34 | 分类号: | E04G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落锁 脚手架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盘落锁式脚手架连接件。
背景技术
脚手架连接件是脚手架搭建过程中,起连接加固作用的配件,现有的脚手架连接件大多为普通扣件,普通扣件安装拆卸费时费力,拆卸后扣件与脚手架连接管分别放置,容易出现扣件丢失或与管件数量不匹配的现象;此外,现有脚手架连接件还包括碗形连接件,安装时销头销入碗形件中,然后箍紧固位,此种结构当脚手架承载较重时,易发生变形甚至导致连接管脱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盘落锁式脚手架连接件,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圆盘落锁式脚手架连接件,其特点是包括立管,所述的立管外围套设焊接有圆盘,圆盘上设置有销孔,圆盘上安装有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上设置有纵向通孔,纵向通孔中设置有与销孔对应配合安装的锁销。
所述的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在圆盘上呈90度间隔设置为两组,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上均设置有与圆盘边缘对应安装的凹口,所述的纵向通孔端口两侧设置有向内的挡沿,挡沿形成折沿口,纵向通孔外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凹口口沿处设置有减重凹弧。
所述的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的内侧面设置为小弧面式结构,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的内侧面的宽度小于外侧面的宽度。
所述的横管锁头外侧设置有加强齿,所述的斜管锁头外侧设置有耳板,耳板上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的锁销为上宽下窄式结构,锁销内侧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锁销末端设置有铆钉,锁销与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活动固连。
所述的铆钉长度小于纵向通孔宽度且大于折沿口的宽度。
所述横管锁头和斜管锁头为铸钢件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圆盘上的销孔间隔设置为四个,相邻销孔之间设置有减重孔。
所述圆盘为钢板冲压成型件或铸钢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圆盘落锁式脚手架连接件,其圆盘及横管锁头及斜管锁头的配合设置,使得横管或斜管可迅速准确搭建完成;圆盘减重孔的设置,既节约了原料成本,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小弧面结构的设置,使得横管锁头及斜管锁头可以更好的与立管接触,有效提高了接触的稳定性和牢固度;所诉减重凹弧的设置,既节约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进一步保障了小弧面与立管的高效稳定接触;加强齿的设置,增强了横管锁头与横管焊接的快捷与牢固,确保了固连效果;耳板及螺丝孔的设置,使得斜管可通过螺丝迅速和固连在细管锁头上,便于安装,易于拆卸;加强筋的设置,确保了锁头的强度和长久的使用寿命;锁销上宽下窄的结构,使得锁销下行时可将锁头牢牢的抵紧在立管上,下行过程中,斜面收到销孔的阻挡,会将锁头向内侧大力推进,从而使得锁头紧抱在立管周围,起到多角度固位的效果,大大提供了结构的安全系数;铆钉长度小于纵向通孔宽度且大于折沿口的宽度,确保了铆钉安装完成后,锁销就与锁头形成活动固连,有效避免锁销丢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斜管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横管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锁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立管,2.圆盘,2-1.销孔,3.横管锁头,3-1.加强齿,4.斜管锁头,4-1.耳板,4-2.螺丝孔,5.凹口,6.纵向通孔,7.折沿口,8.挡沿,9.锁销,10.铆钉,11.小弧面,12.减重凹弧,13.加强筋,14.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所述的圆盘落锁式脚手架连接件,其特点是包括立管1,所述的立管1外围套设焊接有圆盘2,圆盘2上设置有销孔2-1,圆盘2上安装有横管锁头3和斜管锁头4,横管锁头3和斜管锁头4上设置有纵向通孔6,纵向通孔6中设置有与销孔2-1对应配合安装的锁销9。
进一步,所述的横管锁头3和斜管锁头4在圆盘2上呈90度间隔设置为两组,横管锁头3和斜管锁头4上均设置有与圆盘2边缘对应安装的凹口5,所述的纵向通孔6端口两侧设置有向内的挡沿8,挡沿8形成折沿口7,纵向通孔6外围设置有加强筋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义,未经王洪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8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