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口无菌接菌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7556.7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6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开 无菌 接菌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制备秀珍菇等食用菌栽培料的双开口无菌接菌室。
背景技术
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中文名称为紫孢侧耳,别名小平菇、姬菇、美味侧耳等,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近年来栽培面积最广的珍稀食用菌之一。该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各类氨基酸、脂肪酸、铁、钙、磷、锌等微量元素。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秀珍菇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蘑菇、香菇、草菇等食用菌,有“菇中极品”之称,秀珍菇鲜菇市场价格近几年来不降反升(多数食用菌鲜菇市场价格低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栽培秀珍菇的菌种接种(即接菌)是该食用菌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接菌过程中,要求接菌环境温度、湿度适宜,特别是要空气洁净无尘埃,杂菌菌落数需要精确控制在一个较低范围内,否则易于造成栽培料感染有害杂菌,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在接菌过程中,多是在接菌箱或者接菌室内进行,接菌室内需要保证严格的消毒。现有的传统式接菌室存在下述缺点:杀菌消毒不彻底,室内容易残留杂菌,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开口无菌接菌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开口无菌接菌室,包括接菌室体、置于接菌室体内部的紫外灯、制冷机和气雾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菌室体是由左壁、右壁和上壁制成横截面成矩形的立方体构造,在所述接菌室体的前后皆设有一开口以形成隧道形结构,在每个开口上皆设有一扇密封门,所述接菌室体的前、后密封门的门框体与左壁、右壁和上壁是通过螺栓连接的,在所述的前、后密封门的门框体上方设有吊起装置,所述的吊起装置包括滑轮、电动牵引机和挂钩。在需要打开密封门体时,启动电动牵引机将挂钩放下并让挂钩勾住门体上部,再将密封门的门体向上牵引即可顺利打开门体。当需要密封时,启动电动牵引机将勾住密封门门体的挂钩放下,即可关上密封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吊起装置是安装在所述门框体上方的支架上,在所述门框体和支架的两内侧具有导轨,所述密封门的门体两(外)侧是与所述(门框体和支架的两内侧的)导轨相配合(即密封门门体可以沿着导轨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壁上设有若干紫外灯,在所述左壁和右壁内侧设有1-3个制冷机。
进一步地,在接菌室体内部具有内置轨道,所述的内置轨道布设在接菌室体中间,沿前后两扇密封门的方向延伸,并能与接菌室体外部其它的轨道连接。
所述接菌室体内部的墙面材料是光滑的三合板制成,方便清扫卫生,不易沾杂菌。
操作使用方法:把可移动输料铁架推进接种室内准备接种前,接种室要清扫干净,进行紫外线消毒和燃烧气雾消毒盒,每隔几天用漂白粉泡水冲洗地面。紫外线消毒时间为30min,气雾消毒盒的用量根据接种室的总体积,每立方米8克计算,在这样大空间燃烧气雾消毒盒时,应把气雾消毒盒的总量分成四盆放在不同位置燃烧,让气雾散开得更均匀,消毒更充分彻底。
准备接种前,要把准备好的菌种也放到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消毒灭菌后开始接种前集中将麦料种用扒子捣散,倒到干净的脸盆上,可用酒精把手消毒干净直接用手抓麦粒种到菌包中,这样接种速度快效率高。移动铁架上全部菌包接好种后,再将铁架直接推出,分装到车上运送到各农户的菇棚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开口无菌接菌室可以高效、并且快速接菌,效果稳定、成本低节省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零部件包括:1-吊起装置,2-制冷剂,3-紫外灯,4-内置轨道,5-支架(作安装吊起装置用途),6-密封门,7-接菌室体,1.1-滑轮,1.2-电动牵引机,1.3-挂钩,8-门框体,9-前开口,10-后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罗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7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梁截面控制装置
- 下一篇:斜向变截面型柱模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