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单元及其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7524.7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1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宁;李怀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G07B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张秋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单元 及其 主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和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单元及其主板。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用于车载单元的印刷电路板PCB通常包括独立的双层主线路板和独立的双层线圈板。双层主线路板和双层线圈板通过贴片合二为一,例如图2所示。
线圈板的面积通常为主线路板的50%~60%。相关技术中的车载单元的PCB设计方法中,包括控制单元、天线、射频单元、收费验证单元、唤醒单元和供电单元等在内的大部分元件分布于顶层(供电单元即电池放置在PCB板一侧,其接口可设置在顶层或底层),这些单元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天线用于与RSU进行通信,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整个车载单元各个部件单元的操作;射频单元用于高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唤醒单元用于把车载单元的状态从休眠模式转换到正常工作模式;收费验证单元用于在车载单元建立与RSU的通信过后,对收费的车辆车辆信息和智能卡有效性的验证,进而确定收费。少数元件放置于底层。主线路板上的线路分布于顶层和底层两个层面,两层线路相邻,中间没有其它的隔离层;线圈板通过几个焊点贴在主线路板上面。现有的上述设计至少有着如下缺陷:
1、生产过程需要有贴片工序,而且由于PCB都有一定的弯曲度,所以主线路板和线圈板之间很难达到100%的贴合,两者之间的个别固定点会有虚焊,造成整个线圈板不稳定;
2、主线路板和线圈板都为双面板,主线路板在线路高密度的情况下,因为没有单独的地平面隔离,所以EMC和ESD方面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
3、整个产品的实际PCB使用面积很大,成本会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载单元及其主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载单元主板,包括多层印刷电路板以及第一电子元件单元;多层印刷电路板包括多层介质层、第一导电层以及第四导电层;多层介质层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第一导电层设置在第一表面,第四导电层设置在第二表面;第一电子元件单元设置在第一导电层上,第四导电层包括读卡线圈。
优选地,所述多层印刷电路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层介质层内部的接地层和信号线层。
优选地,所述多层介质层内部的接地层和信号线层分别为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
优选地,读卡线圈呈环形,并沿着第四导电层周缘分布。
优选地,第一电子元件单元包括控制单元、天线、射频单元、收费验证单元、唤醒单元和供电单元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天线用于与RSU进行通信,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个部件的操作;射频单元用于高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唤醒单元用于把车载单元的状态从休眠模式转换到正常工作模式;收费验证单元用于在车载单元建立与RSU的通信过后,对收费的车辆车辆信息和智能卡有效性的验证,进而确定收费。
构造一种车载单元,包括上述的车载单元主板。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的通过贴片贴合的两块电路板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主板采用多层印刷电路板的方式,其结构更结实稳定的同时,减小了电路板的表面积,增大了走线空间,减小了走线密度,从而降低了成本;第一导电层与信号线层之间被接地层隔离开来,从而提高了车载单元主板的EMC和ESD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多层印刷电路板主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一种相互贴合的主线路板和线圈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一种车载单元的电路板的系统框图。
其中,10.多层印刷电路板,11.第一导电层,12.多层介质层,121.第一绝缘介质层,122.第二绝缘介质层,123.第三绝缘介质层,13.第二导电层,15.第三导电层,17.第四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7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的温柔夹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