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冲泡碗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7492.0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世芳 |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 地址: | 362599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泡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冲泡碗具,主要用作泡茶使用。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道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其中泡茶沏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是首先在盖碗内冲泡茶叶,之后手拿起整个盖碗并且按压碗盖,倾斜整个盖碗,将盖碗内茶水倒于公道杯(茶海)内,最后将公道杯内茶汤倒于各茶杯内。所述泡茶沏茶过程本身蕴含着一种和美仪式,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礼仪,可增进喝茶融洽氛围。
然后,所述泡茶沏茶过程,在手拿盖碗倾倒过程中,不仅操作很不方便,还容易烫伤,也影响卫生。因此目前研发有各种各样手动或者自动的出液壶结构来代替盖碗结构。所述出液壶结构通常需要增设供泡茶壶放置的底座,并且于内部设置复杂的手动或自动的连动机构,来实现无需接触泡茶壶而完成倒茶水动作。该种方式能防止手被烫伤,操作相对方便,然而随之也带来一些弊端:一则,失去了传统泡茶沏茶过程带来的礼仪美感,淡化了茶道所带来的乐趣;二则,不管手动或者出液壶结构,其结构都较复杂,零部件较多,故加大了生产成本,失去了传统泡茶器具的简洁结构;而且底座体积较大,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出液壶的清洗也不方便。在其他冲泡场合(比如冲泡咖啡、蜂蜜、各种饮品等)亦存在相类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泡碗具,通过简洁又巧妙的结构设计,具有操作简单、不易烫伤、保持卫生等优点,应用于泡茶中可保持传统泡茶沏茶带来的美感及乐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具有一碗本体,该碗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上安装有从底外面受力而实现活动开启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碗本体的底部或者外侧壁上设有呈高、低位设置的高支撑位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上环绕设有凸环部,该凸环部的底面的轨迹呈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该波浪沿的波谷和波峰分别构成高支撑位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底部凸设有座环,该座环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则每该圆弧段的尾端和首端分别构成高支撑位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具有底面和侧面,该侧面和底面分别构成高支撑位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的靠近碗口位置环绕凸设有手握台。
所述开关阀为活动球,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内,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活动球卡持封口。
所述开关阀为密封板,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内,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密封板贴合封口。
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上设有起加强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冲泡碗具,使用中其配合公道杯(茶海)使用;冲泡碗具支撑在公道杯的开口上,该公道杯的开口具有相对应的高支撑位和低支撑位,且该公道杯内设有用于控制开关阀的顶持件。当冲泡碗具以上低、下高支撑位配合支撑在公道杯上(即二者错位设置)时,公道杯内的顶持件未作用于开关阀,出液口处关闭状态;反之,当冲泡碗具以上高、下高支撑位配合支撑在公道杯上(即二者对位匹配设置)时,公道杯内的顶持件作用于开关阀,出液口打开实现出液。于此冲泡过程中,只需适当旋转支撑在公道杯上的冲泡碗具,即可实现控制出液口反复打开或者闭合作用,操作简单,不易烫伤,亦可保持卫生,不占空间,容易清洗。本新型冲泡碗具可应用于各种需要冲泡的场合中(比如冲泡咖啡、蜂蜜、各种饮品等),其中主要应用于泡茶中,延承了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所带来的美感和乐趣,而且旋转式操作还带来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冲泡碗具对应开关阀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新型冲泡碗具对应开关阀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对应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一实施例的公道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对应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二实施例的公道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是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一实施例与公道杯组合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是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一实施例与公道杯组合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碗本体1出液口11
手握台12凸环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世芳,未经廖世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7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