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杖伸缩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7477.6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7/00 | 分类号: | A45B7/00;A45B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杖 伸缩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手杖结构,尤指一种具有简易操作与省力调整长度的手杖伸缩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的一种手杖的伸缩调整结构,如图10、11所示,该手杖70是包括一主杆71及一支杆72,该主杆71与支杆72相对应处设有一伸缩定位结构80,该伸缩定位结构80包括一管套81及一扩张作动件82,该管套81插组于支杆72呈紧配合状态,并于管套81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段811,该扩张作动件82另一端呈筒状螺设于管套81的外螺纹段811,且该扩张作动件82底端设有弹性爪部821,又该管套81是套入有一锥型座90,且该管套81设有一供锥型座90底部承靠的支撑部812,另该锥型座90与扩张作动件82的弹性爪部821呈斜面抵靠配合状态,以令该扩张作动件82的弹性爪部821产生外张,进而紧抵主杆71内壁达到定位状态,当欲调整手杖70的长度时,使用者旋转该支杆72,将同步带动该管套81及锥型座90旋转,并驱使该管套81的外螺纹段811与扩张作动件82产生螺转位移,即能控制扩张作动件82与锥型座90的紧迫或松脱变化,进而达到长度的调整目的,但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归如下:
(一)、该手杖70以管套81的外螺纹段811的螺锁迫紧,让锥型座90撑开扩张作动件82,使扩张作动件82的弹性爪部821能迫紧该主杆71的内壁,若欲提高迫紧强度,则需要施加更多的力气进行管套81对扩张作动件82的挤压,将导致螺锁的旋转阻力过大,明显有操作费力的情况,又当施加重量于主杆71时,该扩张作动件82将会更加抵紧于管套81的外螺纹段811处,容易造成扩张作动件82与管套81之间的卡死,让使用者更难进行支杆72的旋转松脱,因此存在有不易操作与操作费力的缺点。
(二)、该管套81的外螺纹段811与扩张作动件82必须采用旋转方式进行长度的调整,且该支杆72形成有光滑的外表面,将让使用者不易握紧支杆72进行旋转动作,又该旋转支杆72方式调整长度的速度缓慢,无法快速的配合使用情况进行手杖70的长度变化,使其有使用操作上的不便。
(三)、该扩张作动件82是以塑料材质制成的弹性爪部821紧迫该主杆71的光滑内壁,因此弹性爪部821与主杆71内壁的磨擦阻力相较之小,使扩张作动件82与主杆71之间的紧迫强度不足,容易产生有滑移的情况,进而造成辅助行走的危险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手杖伸缩调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杖伸缩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内管,该内管一端连结有一握把,且该内管的另一端的外缘形成有一凸部,又该邻近于握把处设置有一控制件;
一外管,该外管于一端套设有一止滑脚垫,且该外管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限位套,而该限位套内缘形成有一挡部,并由外管套设于内管,让限位套的挡部限制内管的凸部而无法分离,又该外管的内表面形成有一内环纹;
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一端连结于控制件处,并于连动杆的另一端穿设至外管并形成有一螺纹段,又该连动杆的中段处凸设有一挡片;
一顶推件,该顶推件于一端形成有一锥形表面,且该顶推件的另一端设有一连结部,并由连结部固定于内管具凸部的一端开口处,又该顶推件开设有一杆孔,让连动杆的螺纹段端能穿过杆孔,另该顶推件与挡片之间夹设有一弹簧;以及
一扩张件,该扩张件开设有一轴孔,且该扩张件以轴孔套设于连动杆具有螺纹段的一端,并由一螺帽螺锁于螺纹段而形成扩张件与顶推件的限位,又该扩张件朝顶推件方向延伸有多个环绕连动杆的扩张片,且于扩张片的末端外缘套设有一弹力套,通过顶推件的锥形表面与扩张片的互相推挤,使弹力套紧迫于外管的内环纹,进而形成外管与内管的长度固定。
其中,该扩张件于扩张片处皆形成有一第一环片与一第二环片,并由第一环片与第二环片形成对弹力套的夹设限位。
其中,该顶推件于中段处外凸有一环部,并由环部抵靠于内管的管口处。
其中,该顶推件的连结部开设有多个轴向凹槽,且该顶推件以连结部紧迫于内管,并由轴向凹槽提高连结部的挤压变形量。
其中,该握把处开设有一穿孔,且该控制件一端形成有一帽部,并由另一端插设至穿孔处而与连动杆形成螺锁固定,使控制件能以按压方式推动该连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菲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7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