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用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7185.2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丽华 |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地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过程中,通常需要搭建临时的支架来辅助施工,然而,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支架的高度是固定不变,不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使整个施工过程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支撑架。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内设有方钢,所述方钢管底端的底座上设有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方钢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与方钢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所述方钢的顶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继电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凹槽的边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两道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支撑臂与万向轮连接,所述底座与转轴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销钉,所述底座的边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的一端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套有一端封闭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可伸缩的灯杆,所述灯杆的顶端设有燕尾形卡槽,还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灯座上设有灯泡。
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油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液压缸内的活塞杆将方钢顶起,调节好适当的高度后,通过横梁对建筑物进行支撑。使用后方钢回缩到方钢管内,有效的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方钢管,3-方钢,4-一号空腔,5-液压缸,6-螺纹孔,7-螺栓,8-横梁,14-压力传感器,15-蓄电池,21-矩形凹槽,22-转轴,23-万向轮,24-销钉,31-通槽,32-支杆,33-套管,34-灯杆,35-卡槽,36-灯座,37-卡块,38-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工地用支撑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方钢管2,所述方钢管2内设有方钢3,所述方钢管2底端的底座1上设有一号空腔4,所述一号空腔4内设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顶端与方钢3的底端连接,所述方钢管2与方钢3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内设有螺栓7,所述方钢3的顶端设有横梁8,所述横梁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通过继电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蓄电池15,所述凹槽的边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设有两道矩形凹槽21,所述矩形凹槽21内的两侧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通过支撑臂与万向轮23连接,所述底座1与转轴22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销钉24。所述底座1的边部设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内的一端设有支杆32,所述支杆32上套有一端封闭的套管33,所述套管33上设有可伸缩的灯杆34,所述灯杆34的顶端设有燕尾形卡槽35,还包括灯座36,所述灯座36上设有与卡槽35相配合的卡块37,所述灯座36上设有灯泡38。所述液压缸5通过液压管与油泵连接。
驱动油泵,液压缸5内的活塞杆将方钢3顶起,调节好适当的高度后,螺栓7拧在螺纹孔6内,使方钢3与方钢管2固定,通过横梁8对建筑物进行支撑。
压力传感器14与报警器均与蓄电池15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报警器报警,提醒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支撑,防止意外的发生。继电器防止报警器功率过大,烧坏压力传感器14。蓄电池15设计的优点在于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14与报警器可以继续工作。
通过转轴22的转动将支撑臂与万向轮23在底座的下方垂直设置,通过销钉24插在销孔内,使转轴22固定,通过万向轮23可推行,用后通过转轴22将支撑臂与万向轮23一同设置在矩形凹槽21内,不会影响底座1的稳定性。
卡块37卡在卡槽35内,使灯座36与灯杆34固定,方便灯座36的安装、更换,套管33内侧的支杆32端头设有防止套管33滑落的固定块,拉动套管33,套管33在支杆32上向通槽外延伸,套管33在支杆32上转动调节灯杆34的角度,灯泡38进行照明,用后,将灯杆34回缩到原位,推动套管33,使套管33与灯杆34完全设置在通槽31内,节省底座1的使用面积。防止残留的灰浆对灯泡的损坏。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范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丽华,未经田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7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