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冷水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7073.7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潘展华;何卫国;黄云材;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25/00 | 分类号: | F25B25/00;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汪晓东 |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蒸发 冷凝器 冷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凝器作为冷水机组的主要换热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蒸发式冷凝器中的换热管,高温气态的制冷剂与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配套的引风机的超强风力使得喷淋水覆盖在换热管的表面,温度升高的喷淋水部分蒸发,利用水的汽化潜热由风势带走大量的热量,而制冷剂放出热量后由气态逐渐被冷凝为液态。如申请号为201020547287.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其由一金属管弯曲而成,包括多根大致水平布置的第一管体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各个第二管体至少一部分管体为直管段,该直管段的中心线位于一直线上,所述直管段位于第二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过渡连接直管段和相邻的第一管体的过渡管段,所述的过渡管段呈弧形,该冷凝器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由于换热管的表面积有限,且受限于设备的体积,无法满足较大的换热面积需求,在强力风机的影响下,冷却水在换热管表面或周围无序飘动,无法完全覆盖在换热管表面,不仅降低了换热效率,而且容易存在干点形成结垢,导致换热管容易出现被腐蚀的风险。针对换热管换热面积不大的问题,领域内对换热管加装翅片以增大换热面积,如申请号为201320145135.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凝器翅片,该方案中翅片为均匀螺旋的盘绕于冷凝器外壁,使冷凝管外圈四周散热均匀,翅片与冷凝管外壁接触的边缘为波浪形状,增大冷凝管与翅片的接触面。将该方案应用到蒸发式冷凝器中,虽然达到了一定的增大换热面积的效果,但是依然无法解决冷却水在强力风机的影响下无序飘动、无法完全覆盖换热管的问题。
当传统的换热管排列组成冷凝器后,风流垂直吹过换热管,因此风流受到的阻力是相当大的,风流穿过换热管后风速大幅度降低,造成换热不均匀。由于换热管大多数为圆管,风流带着冷却水吹过换热管时,容易在换热管的背风侧形成涡流,造成换热管迎风侧和背风侧受热更加不均匀,影响整体换热效率并增加耗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冷水机组,解决现有冷水机组的蒸发式冷凝器由于换热管表面积受限而无法满足较大换热面积的需求、冷水覆盖率低、通风阻力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带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通道蒸发式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风机、水泵、淋水盘和集水箱,所述压缩机、通道蒸发式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构成制冷循环,所述淋水盘设置在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上方,集水箱设置在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下方,所述淋水盘、集水箱通过水泵连接构成喷淋循环,所述风机设置在通道蒸发式冷凝器的一侧,所述通道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多个翅片换热管、集气管和集液管,所述翅片换热管并排设置,且其入口与集气管连通,出口与集液管连通,所述翅片换热管包括弯成一个或多个连续U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之间连接翅片,使得换热管形成连续的平面。
压缩机的出口与集气管连接,集液管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的进口连接;从压缩机出来的气态制冷剂流入集气管,然后分流从各个换热管的进口进入换热管,与换热管外的冷却水和空气进行换热后,制冷剂放出热量并冷凝成液态并从换热管的出口汇集至集液管,从集液管排出;与此同时,淋水盘喷淋出冷却水覆盖在换热管的表面,吸收换热管内制冷剂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却水部分蒸发并由风机带走,在换热管的直管段之间设置翅片使换热管形成连续的平面,除了增加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外,顶部的冷却水可以沿着翅片往下流,减少了冷却水的无序飘动,提高了换热管表面的冷却水覆盖率,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风流沿着与直管段平行的方向穿过,减少了风流阻力,也不存在换热管迎风侧和背风侧受热不均的现象。
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两侧还连接有翅片,并且在连接处设有多个通孔。
并排设置的翅片换热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空间,而通过此空间的冷却水没有很好的利用到,因此在换热管的直管段的两侧还连接有翅片,使得在横向上增加了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大大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提高了冷凝器的整体换热效率。
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两侧的翅片为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换热管中的热量从连接处向上传递,冷却水从弧形结构的翅片向下流动,逆流换热效果更佳。
优选地,设置在换热管的直管段之间的翅片为平直翅片、波纹翅片或多孔翅片。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圆管、椭圆管、波节管或螺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7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