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6581.3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光明;宋功业;冯郁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清淤 装置 | ||
技术领域
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是为钻孔灌注桩清除沉渣而设计的,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钻孔灌注桩在工程中广泛被应用;钻孔灌注桩有很多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清淤不彻底;现有的技术是采用水冲法清淤,即用高压水冲洗井孔,使沉渣上翻,随着水流和泥流将沉渣带出;由于沉渣比水与护壁泥浆的密度大,不可能全部被清出,没有被清出的沉渣,沉淀在桩底,严重影响状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是由吊环11、工作杆12、龙骨13、抓斗莲花叶片14、抓斗外壳铰15、抓斗底座16、抓斗弹簧17、弹簧座18、套管19与套管顶环10组成的;吊环11与钢丝绳2固结,起重设备4通过顶端的定滑轮3对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1进行操控;使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1在钻孔灌注桩孔5中工作;吊环11在工作杆12的端部与吊环11固结,工作杆12穿过套管顶环10、抓斗底座16和抓斗弹簧17与龙骨13铰接;套管顶环10在套管19的顶端并与之固结;套管19的另一端与抓斗底座16固结;弹簧座18在抓斗底座16的顶端并与之固结;抓斗莲花叶片14通过抓斗外壳铰15与抓斗底座16铰接;龙骨13与工作杆12端部和抓斗莲花叶片14中部铰接;抓斗弹簧17在龙骨13与抓斗底座16中间,套在工作杆12的外部。
吊环11是环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直径14-18毫米的钢环制作,上部与钢丝绳2固结,下部与工作杆12固结。
工作杆12是杆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直径30-40毫米的圆钢制作,上端与吊环11固结,穿过套管顶环10孔进入套管19内部,再穿过抓斗底座16上的圆孔与抓斗弹簧17的中间部位,与多根龙骨13铰接。
龙骨13是杆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直径8-10毫米的圆钢制作,两端分别与工作杆12和抓斗莲花叶片14铰接。
抓斗莲花叶片14与抓斗底座16是壳状部件,抓斗莲花叶片14与抓斗底座16优先推荐采用16-20毫米厚钢板制作,用抓斗外壳铰15铰接。
抓斗弹簧17是压缩弹簧部件,优先推荐采用弹簧钢制作。
弹簧座18是块状部件,与抓斗底座16固结,与抓斗弹簧17勾结。
套管19是管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直径38-48毫米钢管制作,套管19两端分别与套管顶环10、抓斗底座16固结,
套管顶环10是板环状部件,套管顶环10中间有一直径32-42毫米的孔,孔的直径比工作杆12的外径大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比较彻底地清除钻孔灌注桩中的沉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钻孔灌注桩清淤工作示意图;
图2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展开示意图;
图3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收拢示意图;
图4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工作状态仰视图;
图5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中:1-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11-吊环;12-工作杆;13-龙骨;14-抓斗莲花叶片;15-抓斗外壳铰;16-抓斗底座;17-抓斗弹簧;18-弹簧座;19-套管;10-套管顶环;2-钢丝绳;3-定滑轮;4-起重设备;5-钻孔灌注桩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某工程采用了如图1至图5所示的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清理钻孔灌注桩的沉渣,具体操作是,将起重设备4安装在钻孔灌注桩孔5的一侧,将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1通过钢丝绳2吊放到钻孔灌注桩孔5中,就可以将钻孔灌注桩孔5中的沉渣基本清理干净;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是由吊环11、工作杆12、龙骨13、抓斗莲花叶片14、抓斗外壳铰15、抓斗底座16、抓斗弹簧17、弹簧座18、套管19与套管顶环10组成的;吊环11与钢丝绳2固结,起重设备4通过顶端的定滑轮3对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1进行操控;使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1在钻孔灌注桩孔5中工作;吊环11在工作杆12的端部与吊环11固结,工作杆12穿过套管顶环10、抓斗底座16和抓斗弹簧17与龙骨13铰接;套管顶环10在套管19的顶端并与之固结;套管19的另一端与抓斗底座16固结;弹簧座18在抓斗底座16的顶端并与之固结;抓斗莲花叶片14通过抓斗外壳铰15与抓斗底座16铰接;龙骨13与工作杆12端部和抓斗莲花叶片14中部铰接;抓斗弹簧17在龙骨13与抓斗底座16中间,套在工作杆12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6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