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精炼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5613.8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梓城;罗文剑;宋嘉明;武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汇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精炼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油精炼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由于油茶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化肥、农药,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冬、春、夏、秋之雨露,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所榨取出来的茶籽油是能够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健康食用油,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现有的茶籽油,根据山茶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榨取工艺。对于湿度较大的山茶籽,可以直接利用榨油机进行压榨;而对于较干的山茶籽,一般需要进行特殊工艺处理,具体包括:粉碎、蒸麸、制饼成型、榨油等。茶油压榨出来的是毛油,还需要脱色、除臭等精炼处理。现有的精炼过程中,需要将反应釜加热,一般采用水浴方式进行加热。但是,其加热时间较长,因而精炼周期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茶油精炼加热器,包括釜体、外套体、多个加热片及搅拌桨;该外套体套设于该釜体外,该外套体与釜体间形成一密闭腔,且该外套体分别设有出水口与入水口;该多个加热片固定设于该釜体的内壁上,该搅拌桨吊设于釜体内,且,搅拌桨的叶片内置发热丝。
具体地,该加热片为导热金属片,其内置发热丝。
具体地,该外套体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各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该多个加热片以该搅拌桨的连杆为中心等角度环绕地、与该釜体的内壁垂直地、固定设于该釜体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茶油精炼加热器,利用水浴保温,配合具有加热功能的叶片搅拌均匀与加热,可以迅速使反应釜内温度升高,达到预定温度,其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缩短了精炼周期,实施效果好;2、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适用于现有的茶油制备生产线,利于市场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油精炼加热器,包括釜体10、外套体20、四个加热片30及搅拌桨。
具体地,釜体10的上端设有入油口12,其下端设有出油口14,出油口14设有一控制阀。
该外套体20为套筒状,套设于釜体10外,外套体20与釜体10间形成一密闭腔,容热水通过。外套体20的上端设有出水口23,外套体20的下端设有入水口25。外套体20的入水口25与出水口23各设有控制阀。
该四个加热片30以搅拌桨的连杆42为中心等角度环绕地、与釜体10的内壁垂直地、固定设于釜体10的内壁上。加热片30为导热金属片,其内置发热丝50,该发热丝50外接电源。
搅拌桨吊设于釜体10的中心位置,搅拌桨通过连杆42与釜体10外的电动机46传动连接。而且,搅拌桨的叶片44内置发热丝50,该发热丝50通过连杆42与釜体10外的电源电连接。叶片44对釜体10内的茶油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
可见,置于釜体10内的茶油,获得釜体10内壁的传热,获得搅拌桨叶片44的传热,而受到搅拌桨搅动的茶油流动性地与釜体10内壁的加热片30接触,阻力加大,也获得有效地传热。三者同时作用,既使得茶油快速升温,也能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汇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汇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5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积钴的钴原料搬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