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5265.4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海赞;李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欧耐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搅拌机 速冷速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星搅拌机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搅拌机的热交换改进结构,适用于太阳能导电油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导电油墨的有机制程中,先把物料在反应锅内加热至某特定温度,再把半成品加入到行星搅拌机中,进行快速升温,达到某特定温度,然后又进行快速降温的过程。使用行星搅拌机现有的升温/冷却系统时,由于不能快速升温或冷却且各个区域温度均匀度太差,导致溶剂挥发过多、有机性能下降甚至报废,进而降低了成品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该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使太阳能导电油墨中用到的有机物能够快速升温或冷却,大大的减少由于不能快速升温、保温或冷却导致溶剂挥发过多、有机性能下降甚至报废,以此达到了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和外腔之间具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螺旋盘绕于内腔的外壁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是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空心管,所述换热管内流通热交换介质,所述换热管的圆弧面朝向外腔的内壁面且其平面紧贴内腔的外壁面,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为介质进口且另一端为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皆开口于外腔的外壁面。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较佳的是,所述介质进口位于所述外腔的外壁面上的底部,所述介质出口位于所述外腔的外壁面上的上部。
较佳的是,所述换热管沿所述内腔的高度方向螺旋盘绕有若干圈,且相邻圈之间平行且紧密接触。
较佳的是,所述换热管的内部半径为0.8cm。
较佳的是,所述外腔、内腔和换热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主要是在内腔和外腔之间设有螺旋盘绕于内腔的外壁面的换热管,并且换热管是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空心管,换热管内流通热交换介质,换热管的平面紧贴内腔的外壁面,由于换热管的平面紧贴内腔,较之传统的圆形盘管,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改线接触为面接触,大大增加了与内腔内物料的换热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使内腔内物料中的有机物得到快速的升温或冷却,从而大大的减少由于不能快速升温、保温或冷却导致溶剂挥发过多、有机性能下降甚至报废,以此达到了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再者,沿内腔的高度方向螺旋盘绕的换热管的上下相邻圈之间平行且紧密接触,能够使换热管在有限的内腔外壁面上盘绕最多圈,使热交换接触面积最大化,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行星搅拌机速冷速热结构,包括内腔1和外腔2,所述内腔和外腔之间具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螺旋盘绕于内腔的外壁面的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是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空心管,所述换热管内流通热交换介质,所述换热管的圆弧面朝向外腔的内壁面且其平面紧贴内腔的外壁面,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为介质进口4且另一端为介质出口5,所述介质进口和所述介质出口皆开口于外腔的外壁面。
由于换热管的平面紧贴内腔,较之传统的圆形盘管,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改线接触为面接触,大大增加了与内腔内物料的换热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使内腔内物料中的有机物得到快速的升温或冷却,从而大大的减少由于不能快速升温、保温或冷却导致溶剂挥发过多、有机性能下降甚至报废,以此达到了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所述介质进口位于所述外腔的外壁面上的底部,所述介质出口位于所述外腔的外壁面上的上部。
所述换热管沿所述内腔的高度方向螺旋盘绕有若干圈,且相邻圈之间平行且紧密接触。沿内腔的高度方向螺旋盘绕的换热管的上下相邻圈之间平行且紧密接触,能够使换热管在有限的内腔外壁面上盘绕最多圈,使热交换接触面积最大化,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所述换热管的内部半径为0.8cm。
所述外腔、内腔和换热管一体成型。
上述说明书及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创作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欧耐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欧耐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5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油墨基树脂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料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