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人工孵化蜗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5223.0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娟;路建京;蒋慧明;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瑞佳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人工 孵化 蜗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孵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人工孵化蜗牛装置。
背景技术
蜗牛是雌雄同体的,有的种类可以独立生殖,但大部分种类需要两个同旋向的个 体交配,互相交换精子。单基因的突变可以改变旋向,造成生殖隔离,普通蜗牛将卵产在潮 湿的泥土中,一般两到四周后小蜗牛就会破土而出。一次可产100个卵。
蜗牛孵化要满足三个重要条件,即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湿度和无虫无菌的环境。所 谓适宜的温度就是18℃-28℃。温度再高些,小蜗牛死亡率高;温度稍低些,孵化时间长;温 度太低就孵不出来了。水或土的湿度要适宜,手抓成团,落地即散,湿度大,卵会腐烂,湿度 小,卵会脱水而死亡。要使孵化所用的沙或土中无虫无菌无其他微生物,一般要加高温。高 温下虫、虫卵、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可被消灭掉。
蜗牛卵的孵化可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方法,自然孵化出壳率低,而现有 的人工孵化通常采用泥土孵化法,其方法是在孵化箱底铺一层3-5厘米厚的孵化土,再将 蜗牛卵均匀的放在土上,并保持泥土的潮湿,采用这种方法蜗牛卵孵化时间也比较长,且孵 化率和成活率都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人工孵化孵化率和成活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人工 孵化蜗牛装置。
一种新型人工孵化蜗牛装置,所述孵化装置包括孵化箱和加热加湿箱,所述加热 加湿箱位于所述孵化箱上方,所述孵化箱设有消毒层,所述消毒层位于所述孵化箱底部,所 述加热加湿箱包括加热加湿喷头,所述加热加湿喷头设置在所述孵化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箱还包括方形箱本体和孵化层,所述孵化层位于所述消毒层 上方,所述消毒层设有红外消毒器,所述孵化层与所述消毒层之间还设有一隔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加湿箱还包括蓄水箱和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位于所述蓄 水箱内并连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加湿喷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加热加湿喷头设置在所述 方形箱本体上方,所述加热加湿喷头上端与所述蓄水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层包括至少两层孵化层,所述孵化层材质为湿棉纱布或海绵;
进一步地,孵化箱内还设有测温装置和测湿度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测湿度装置 设置在所述方形箱本体的内部的一个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装置为温度计,所述测湿度装置为测试仪;
进一步地,所述隔层为透光玻璃或透光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孵化蜗牛的装置,为蜗牛孵化提 供了一个无虫无菌,同时湿度和温度达到最佳的环境,解决了自然孵化蜗牛卵和常规手段 孵化蜗牛卵的周期长,孵化率低和成活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孵化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 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 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下面给出个最佳实施例:
一种新型人工孵化蜗牛装置,所述孵化装置包括孵化箱1和加热加湿箱2。
所述孵化箱包括方形箱本体2、消毒层3、孵化层6、测温装置10和测湿度装置11,所 述消毒层3设置在所述方形箱本体5底部,所述孵化层6位于所述消毒层3上方,所述孵化层6 与所述消毒层3之间还设有一隔层7,所述消毒层3内设有红外消毒器,所述孵化层6包括至 少两层,所述孵化层材质为经过消毒的湿棉纱布或海绵,所述测温装置10和所述测湿度装 置11设置在所述方形箱本体5内部的一个侧面,所述测温装置10为温度计,所述测湿度装置 11为测湿度仪,所述隔层7为透光玻璃或透光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瑞佳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瑞佳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5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蚁分离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产养殖自动投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