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胃肠减压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4587.7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胃肠 减压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胃肠减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等容物吸出,从而降低肠道内的压力。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腹内积液或腹内压增高的现象,使手术部位不容易愈合,并且增加感染的可能,利用胃肠减压引流器将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等容物吸出给胃肠减压可以防止上述情况。
目前,临床多采用一次性的胃肠减压引流器,负压吸气管和胃液引流管都设置在同一个三通上,当胃液在管路流入存储罐时,胃液会进入负压吸气管内,出现堵塞的情况,以致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液体或事物残渣无法顺利的排出,并且在三通和存储罐之间要多设置导管,成本较高;此外,在胃肠减压过程和负压吸气过程中,不同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程度的疼痛,现有胃肠减压引流器无法调节存储罐内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堵塞,可循环使用,胃液页面可视,成本较低,并且罐内压力可调的可视胃肠减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胃肠减压引流装置,包括胃管,引流管,下盖,罐体,上盖,过滤网,下单向阀,三通,上单向阀,胶囊,其中上盖,罐体和下盖共同组成密闭的存储腔,上盖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罐体,罐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下盖;胃管通过引流管连接罐体,下单向阀固定设置在上盖的顶部,下单向阀连接三通的一个端口,三通上与下单向阀相对的一个端口连接上单向阀,三通的另外一个端口连接胶囊;罐体的上开口处设置环形凸台,过滤网通过环形凸台固定在罐体的上开口处,罐体的侧面还设置一排气阀,靠近下盖底部的下盖侧面还设置一胃液导出开关,下盖的底面为一斜面,胃液导出开关位于下盖侧面且位于斜面的最低点处,罐体的侧壁上设置一可视窗口。
优选地,引流管与罐体连接的管口位于环形凸台的下方。
优选地,引流管为能伸缩引流管。
优选地,排气阀设置在环形凸台的下方并且靠近罐体的上开口处。
优选地,引流管的长度范围为0.3m-2.0m。
优选地,下盖能够拆卸更换。
优选地,可视窗口为玻璃可视窗口或塑料可视窗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
1)负压吸气管的管口位于引流管的管口的上方,可以防止胃液进入负压吸气管内,出现堵塞的情况;
2)环形凸台可以防止沿着罐体内壁上性的胃液,同时过滤网的设置还可以防止气体中含有的胃液通过,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3)上盖直接设置单向阀,少用了导管,节约了成本;
4)排气阀的设置,使得在胃肠减压过程和负压吸气过程中,调节存储罐内的压力,从而减轻患者出现疼痛。
5)罐体和下盖连接的螺纹结构,使得下盖可更换,在不更换其他部门的情况下,更加环保,成本也降低。
6)胃液导出开关设置使得只需打开开关,即可将存储腔内胃液导出,关上开关后可以循环使用,更加环保,成本也降低。
7)下盖底部的斜坡设置,使得存储腔内胃液更容易导出,并且导出后不会在底部积留。
8)可视玻璃窗口的设置,使得存储腔内胃液的页面高度可视,更加直观提示清理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可视胃肠减压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只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未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4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透析机中的调温装置
- 下一篇:防渗漏大便失禁护理套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