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医用口眼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4417.9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 地址: | 5101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医用 眼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护医用口眼罩。
背景技术
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公共性卫生问题,而口腔是人体的四大菌库之一,其细菌数量之大、种属之多,居四大菌库之首。据报道在美国有牙科医生在工作时感染上艾滋病,然后又将艾滋病传播给病人。由此可见,口腔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而口腔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普遍常规用的三用枪和高速涡轮机产生的气雾等,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而且,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生与病人都是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在使用牙钻钻牙、超声波洁牙以及打磨义齿时所产生的飞沫与气雾悬浮于空气中,据研究,气雾微粒直径小于5微米时,可进入人的支气管及肺泡。有研究发现,在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口腔诊治时,高速手机造成的气雾微粒中发现有结核分歧杆菌,这说明病人口腔及呼吸道的细菌可因口腔操作造成空气污染,从而导致肺结核、肺炎、流感等疾病的传播。另外,HBV及HIV亦可由血液、飞沫及气雾进入口、鼻眼黏膜及破损的皮肤而导致交叉感染。总之,口腔门诊工作中产生的气雾、飞沫等对病人、医生及其他在场人员造成了高度的潜在危险。
目前临床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同时佩戴口罩和防护面罩,但是佩戴比较麻烦,对于口腔医院需频繁佩戴取下来说,不仅麻烦,耽误时间,而且普通的防护面罩还可能会产生气雾造成医生视线不好,尤其是对于戴眼镜的医生来说,严重妨碍诊治工作的进行;而高级面罩不仅佩戴更加麻烦,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防护医用口眼罩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保护口、眼、鼻、面部的防护医用口眼罩,该防护医用口眼罩一步佩戴,不会变形,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护医用口眼罩,包括一个口罩和透明面板,透明面板固定连接于口罩外表面;所述口罩两侧分别设置挂耳;所述透明面板上与口罩固定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透明面板高度刚好保护眼睛,这样就实现了简单一步佩戴口罩同时实现保护整个脸部的目的,而且整个透明面板四周敞开,不与脸部贴合,较舒适,还不会造成口鼻呼出的热气模糊视线。同时,由于佩戴只需一步将口罩的挂耳挂在耳朵上即可,还克服了戴眼镜的医生不方便戴面罩、眼罩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可实施方案,所述固定连接为黏合、缝合或压合。
另外,所述透明面板由轻质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面板由轻质、透明的硬质材料制成方形,佩戴后四周不与脸部贴合,较舒适,还不会造成口鼻呼出的热气模糊视线。
优选地,所述透明面板高15~30cm,宽10~30cm。
更优选地,所述透明面板高20~25cm,宽20~25cm。
作为一种优选的可实施方案,所述透明面板的两侧向内折20~80°角。更好的从侧面保护面部不受飞沫的侵害。
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001~1毫米,在防止飞沫污染口罩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顺畅的呼吸。
另外,优选地,所述口罩中间三分之一段部位与透明面板固定连接,保证透明面板四周不与面部贴合的同时,还提供了足够的支撑面以保证透明面板的稳定性。
优选地,透明面板周边边缘圆滑,防止划伤人体。
优选地,所述口罩为长方形,所述挂耳为弹性松紧绳,适用于不同头部大小、不同脸型的人佩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通过简单一步佩戴口罩即可实现保护整个脸部的目的,而且整个透明面板四周敞开,不与脸部贴合,较舒适,还不会造成口鼻呼出的热气模糊视线;透明面板上的透气孔在防止飞沫污染口罩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顺畅的呼吸。
同时,由于佩戴只需一步将口罩的挂耳挂在耳朵上即可,还克服了戴眼镜的医生不方便戴面罩、眼罩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医用口眼罩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防护医用口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4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