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及自动更换电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3745.7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骆小来;吴海彬;王国强;朱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谢伟 |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自动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电池及自动更换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在民用与工业等领域的日益普及,特别是旋转翼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如很多企业开始计划使用无人机来自动完成安保巡逻工作,旋转翼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电池技术的瓶颈还未突破,旋转翼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一直受到限制,目前常用的旋转翼无人机续航能力大多在30分钟以内,因此需要人工经常更换电池,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给人们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也限制了旋转翼无人机自动完成不间断巡航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的电池及自动更换电池装置。
一种电池,用于无人机,无人机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两个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且与第一端面呈一定角度的侧面,所述两个侧面基本平行于所述电池进出电池仓的方向,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分别设有一组电池充电正负电极。
上述电池采用自动更换电池装置,电池从电池仓取出及电池装入电池充电座的方向相同,由于电池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有一组电池充电正负电极,因此无论电池从哪个方向装入电池充电座,均能保证电池与电池充电座的第一触点电连接,从而保证了在给电池充电过程中不用将电池旋转方向,即可便捷的完成电池自动更换过程,不需要人工更换电池,减少了人力,方便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还分别设有电量反馈电极,所述电量反馈电极用于反馈所述电池的电量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子电池一一对应的所述电量反馈电极,所述电量反馈电极用于反馈各所述子电池的电量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一组电池放电正负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放电正负电极沿所述电池进出所述电池仓的方向延伸为长条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垂直。
一种自动更换电池装置,用于自动更换无人机的电池仓内的电池,所述电池仓包括相对的电池进口和电池出口,所述电池为上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更换电池装置包括:
电池更换平台,可支撑所述电池仓;
电池充电平台,与所述电池更换平台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电池充电平台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电池充电座以分别对应所述电池进口和所述电池出口,所述电池可设于所述电池充电座上,且所述电池充电座可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电池充电座远离所述电池仓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电池充电座的另一端为开口,所述电池充电座的所述固定端内壁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电池充电座的所述第一触点可与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充电正负电极电连接;及
电池装取机构,可将对应所述电池进口的所述电池充电座上充满电的电池安装到所述电池仓,并将亏电电池从所述电池仓取出并置于对应所述电池出口的所述电池充电座上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在所述电池进出所述电池仓的方向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电池的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一组电池放电正负电极,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放电正负电极可与所述电池仓的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的所述第二触点沿电池进出所述电池仓的方向与所述电池放电正负电极形成至少两个接触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充电座的上端为开口,所述电池部分地露出于所述电池充电座的所述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更换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3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