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3225.6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麦特力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USB插座。
背景技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插座是一种安全节电、实现USB连接技术的通用插座。随着用USB接口传输数据或者为其它终端设备充电的普及,USB插座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了。USB的四个引脚(Pin)定义分别为VBUS、D+、D-和GND,这样不但可以使电脑和其它周边设备通过USB接口(如:扫描器、键盘和数码相机等)进行通信,还可以利用电脑的USB接口为其它周边设备进行充电。现在还出现了很多带有USB插座的移动设备,如移动电源、车充和旅充电源等。现在的USB接口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结构间外壳11、设置于结构外壳内的胶芯12、簧片13、焊盘固定脚14以及四个引脚15(USB接口),分别为:VBUS、D+、D-和GND,用来传输数据和为其它设备提供电流。
具体应用中,USB插座会将市电经整流桥整流以及变压器降压变为额定的直流电后输出给其它设备供电,而稳定的电压供给有利于保护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但USB插座的供电电压有可能会由于负载功率或者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产生波动,因此如何维持USB插座供电电压的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USB插座的供电电压有可能会由于负载功率或者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产生波动,难以输出稳定的电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SB插座,包括至少一个USB接口,还包括:
整流滤波单元,其电压输入端接收交流电,并将交流电整流、滤波成直流电后输出;
变压单元,其电压输入端接收所述直流电,电压输出端与每一所述USB接口的电源输入端口耦接,并将所述电压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变压为供电电压后输出;
稳压单元,其稳压输入端接收所述供电电压,根据所述供电电压的变化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调整,使所述供电电压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SB插座,所述稳压单元包括反馈电路和开关电路;
所述反馈电路,其稳压输入端接收所述供电电压,并将所述供电电压的变化信号反馈至所述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接收所述变化信号并根据所述变化信号对自身输出的脉冲电压信号进行调整,并将所述脉冲电压信号输入所述变压单元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叠加后作为所述输入电压,使所述供电电压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SB插座,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三电阻R14、第四电阻R15、第二电容C9、第三电容C4、第一稳压管TVS1、以及光耦芯片U2;所述开关电路32包括PWM控制芯片U1;
所述第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14的一端同时与所述变压单元的供电电压的正向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C9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TVS1的负极耦接,所述第二电容C9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R14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15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TVS1的正极耦接,所述第四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TVS1的正极耦接后接地;
所述光耦芯片U2的发光器与所述第一电阻R11并联,所述光耦芯片U2的受光器与所述第三电容C4并联,所述光耦芯片U2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变化信号采集引脚与所述光耦芯片U2的受光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脉冲电压信号输出引脚与所述变压单元的电压输入端耦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SB插座,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和整流滤波支路;
所述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即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其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脉冲电压信号,所述直流电和所述脉冲电压信号叠加后形成所述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耦合电压;
所述整流滤波支路,接收所述耦合电压,并将所述耦合电压整流、滤波处理后作为所述供电电压输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SB插座,所述整流滤波支路包括第五电阻R9、第六电阻R10、第四电容C6、第五电容C7、第六电容C8、第五二极管D4以及第六二极管D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麦特力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麦特力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3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