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32457.X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山;叶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恒派威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宁冈 |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boost 启动 电路 | ||
1.一种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压接口、工作电源Vcc、boost升压电路、准谐振控制芯片、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软启动电路及输出电路,输入电压接口连接boost升压电路,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分别与boost升压电路、输出电路电连接,准谐振控制芯片、软启动电路均连接工作电源Vcc,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具有检测反馈端,软启动电路具有软启动端,准谐振控制芯片具有反馈引脚,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的检测反馈端、软启动电路的软启动端、准谐振控制芯片的反馈引脚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和场效应管Q1,输入电压接口具有a端、b端,b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接口的a端,电感L1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输入电压接口的b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场效应管Q1为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管Q1的源极、漏极之间有寄生二极管或者外接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为单个二极管,或多个二极管串联或者并联结构,或场效应管的同步整流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包括电阻单元、电阻R4,电阻单元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分别连接准谐振控制芯片的反馈引脚、软启动电路的软启动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单元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压检测反馈电路还包括电容C3,电容C3并联在电阻R4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单元由若干个电阻串联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有极性的电容C1,电容C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为输出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准谐振Boost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2和PNP型三极管Q2,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分别连接工作电源Vcc,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软启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恒派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恒派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24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端串联功率管驱动电路
- 下一篇:微型直流式电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