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多功能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2015.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宗旺;王宁君;孙福艳;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35/00;H01R13/66;H01R13/70;H01R13/44;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多功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插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手机充电插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电器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对插座的需求也多元化。目前的插座存在如下缺陷:
1、形式单一,只具有常规三孔插孔和两孔插孔,用途十分有限;2、嵌入墙体或者桌面的插座不能翻转无法有效利用可用空间,集约程度低下。3、结构简单,插孔暴露于载体表面,给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公开号为CN203180191U的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以上缺陷进行解决,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一些手机直接充电功能的需求,并且智能程度依然低下。在智慧型家居普及化的今天,普通插座明显不能很好的满足生活及办公需求。
因此,改进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现有智慧家居对于多元化插足的需求的多功能插足,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单片机控制的旋转控制系统,它能在用户控制下进行有效选择插座本体的表面,从而进行多功能插孔的选择;实现一种多功能电路输出系统,针对用户选择的多功能插座本体插孔进行供电;实现对不同手机进行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隐藏式多功能插座,包括插座控制面板1、单片机控制旋转选择模块U4、无线充电模块U3、USB电路输出模块U2、常用多功能插孔模块。所述插座本体承载有控制面板1、旋转轴大齿轮7、四面插座壳体2、电机小齿轮8、按键6、USB设置在底部的手机充电托盘18、便携式小体积USB接口版本的手机充电托盘17;所述可转动插座壳体分为A、B、C、D面,所述A面3为平滑面,所述B面4为常规多功能插孔面,所述C面15为USB接口和USB设置在底部的手机充电面,所述D面12为电子产品无线充电平台11。
所述的控制面板1上设置有按键6;
所述旋转轴7与四面插座壳体2相连接
所述电机、选择按键均与控制芯片单片机U1相连,构成单片机控制旋转选择模块U4;
所述旋转轴大齿轮7与电机小齿轮8咬合,旋转轴7的另一端与轴承相连接;
所述USB设置在底部的手机充电托盘18由手机尺寸调节器16、USB设置在底部的标准接口14构成;
所述便携式小体积USB接口版本的手机充电托盘17由手机尺寸调节器16、便携式小体积USB接口版本的标准接口13构成;
所述USB设置在底部的手机充电托盘18和USB设置在底部的手机充电电路U2相连接;
所述便携式小体积USB接口版本的手机充电托盘17和便携式小体积USB接口版本的手机充电电路U2相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路U3和无线充电平台11相连接
所述常规功能插孔面包含多标准用电器插孔6、以太网线接口9
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含控制电路、震荡级、高频输出、发射线圈、检测电路。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作于家居和办公,用户根据其需求选择合适的插孔功能,当按下选择按键6四面插座壳体做伸出旋转动作,转至合适的插板面供用户使用。在关闭的状态下自动断电,旋转让插座本体收回,平整A面3与控制面板1相平行达到隐藏各插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座整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座旋转中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旋转中另一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SB输出及手机充电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供电电路方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控制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多功能插座,它的电路系统包括插座控制面板1、单片机控制模块U1、无线供电模块U3、标准USB电路输出模块U2、常规插孔模块U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2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