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809.X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武;张荣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水冷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尤指一种透过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均设计成模块化,藉以欲解热源的需求可以多元灵活组接搭配使用,进而还有效达到快速组卸与模组化更换的效果之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装置运行中,CPU或其他处理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热必须快速且有效的消散。而目前被广泛应用CPU或其他处理器的冷却手段以空气冷却装置为主,主要以散器及风扇作为散热的手段。另外一种利用冷却液来冷却CPU或其他处理器,这样的水冷技术例如美国公告专利号8245764(US8245764)揭示一种发热元件之冷却系统,包括:一双面基座,用来容置一泵浦使一冷却液体循环,该泵浦包括一定子及一推动器,该推动器设在该基座底侧,该定子设在该基座的顶侧与该冷却液体隔离;一储液室,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该储液室包括:一泵浦腔室,包括该推动器并形成在该基座的下方,至少一推动器盖体界定该泵浦腔室,且具有一或数个流道供该冷却液体流通;一热交换腔室,形成在该泵浦腔室的下方且垂直的与该泵浦腔室间隔,该泵浦腔室及该热交换腔室为分开的腔室并经该一或数个通道流动地的连接一起;一热交换介面,该热交换介面形成该热交换腔室之一侧边,且与一发热元件接触;及一散热器,流动地连接该储液室以令该冷却液体散热。但是已知零件多,且零件都是组装在单一双面基座内部且还须隔出上下垂直的两个腔室,使得双面基座整体高度大幅增加,且已知于组装或拆卸上因零件多会导致不易组装或拆卸之问题。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实用新型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透过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均设计成模块化,以使该泵浦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该热交换单元,藉由欲解热源的需求可以多元灵活组接搭配使用之对接式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透过模块化的设计只需替换损坏的单元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且还有效达到快速组卸与模组化更换的效果的对接式水冷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式水冷装置,包括至少一泵浦单元与至少一热交换单元,该泵浦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设计成模块化,令该热交换单元相对接或可拆卸分离后对应该泵浦单元。
该泵浦单元,包含一泵壳体与一泵浦,该泵壳体具有一泵室、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该入口与该第一出口连通该泵室,且该泵室供一冷却液体通过其内,并该泵浦容设且浸泡于该泵室内,其用以循环于该泵室内的冷却液体。
该热交换单元与该泵浦单元呈水平设置,并该热交换单元设有一储液壳体与一散热件,该储液壳体具有一热交换腔室、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该进水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与该出水口及该第一出口,且该进水口与对应该第一出口相对接或可拆卸分离,并该热交换腔室供该冷却液体通过其内,且其内容设有该散热件。
该泵浦具有一定子与一转子,该转子连接一推动器,该推动器暴露在该泵室的冷却液体中。
该散热件具有复数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呈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储液壳体之底部上。
该散热鳍片上具有复数连通该热交换腔室之穿孔,该穿孔从该散热鳍片的一端面贯通至相对该散热鳍片的另一端面,且该每一散热鳍片的复数穿孔彼此相连通。该散热件具有复数散热柱,该散热柱呈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该储液壳体之底部上。
该散热件一体设于该热交换腔室内的进水口与该出水口之间,以形成一横向弯沿之流道,该流道用以将该冷却液体由该进水口引导至该出水口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