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管式精密喂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421.X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夏瑾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瑾梅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管 精密 喂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滴管式精密喂药器。
背景技术
给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喂药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用普通的药勺喂药,难以控制喂药量,且易将汤药洒出。目前,市面上也有出现口服药注射软管,药液直射入婴儿口腔中,容易呛着婴儿或造成宝宝呕吐,造成抵触情绪后,汤药再难以进入婴幼儿口中。
现在常用的喂药器是中间开孔的奶嘴型喂药器,大人或护理人员手捏气球,就可将药液通过奶嘴的中间开孔直射入婴儿喉咙,这种结构的喂药器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也易造成药量难以控制,喂药精度得不到保障,婴儿一次性吸入过多,容易呛着或呕吐,造成使用的缺陷,且吸嘴经常裸露在外,容易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滴管式精密喂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胶囊、直管、吸嘴、护套、连接件、刻度层、胶圈,所述直管的顶部连接有胶囊,直管的底部设置有吸嘴,胶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胶圈,胶圈通过连接件与护套连接;所述连接件长度与直管长度一致,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刻度层;所述的刻度层的精确度为0.05—0.2ml;本实用新型配备有量杯;所述的直管由PP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打开护套,用量杯取药,吸嘴吸入药液至直管,可通过刻度层实现滴管式精密喂药;用完后,清洗直管和吸嘴,盖上护套,保证了吸嘴的卫生,避免细菌的浸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滴管式精密喂药器,能精密喂药,安全、环保、卫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打开护套4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胶囊;2、直管;3、吸嘴;4、护套;5、连接件;6、刻度层;7、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胶囊1、直管2、吸嘴3、护套4、连接件5、刻度层6、胶圈7,所述直管2的顶部连接有胶囊1,直管2的底部设置有吸嘴3,胶囊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胶圈7,胶圈7通过连接件5与护套4连接;所述连接件5长度与直管2长度一致,直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刻度层6;所述的刻度层6的精确度为0.05—0.2ml;本实用新型配备有量杯;所述的直管2由PP材质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打开护套4,用量杯取药,吸嘴3吸入药液至直管2,可通过刻度层6实现滴管式精密喂药;用完后,清洗直管2和吸嘴3,盖上护套4,保证了吸嘴3的卫生,避免细菌的浸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滴管式精密喂药器,能精密喂药,安全、环保、卫生,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瑾梅,未经夏瑾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梁防滑起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心胶囊填粉的鹤嘴型自控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