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胸腔引流管配套使用的断流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240.7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玉;庄丽玲;洪翠银;李盈;林雪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凤玉 |
主分类号: | A61M39/28 | 分类号: | A61M39/2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配套 使用 断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与胸腔引流管配套使用的断流夹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胸腔引流的患者在需要做检查或者更换引流瓶的时候,医护人员都需要将患者使用的引流管进行反折,中断其内液体的流动,而反折后的引流管一般都是用普通夹子夹设住,然后医护人员再进行进一步地护理更换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夹设在反折后的引流管上的夹子很容易因为夹设不牢固而发生脱落现象,导致引流管内的液体流出,或者外界的空气从引流管进入到患者胸腔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与胸腔引流管配套使用的断流夹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的断流夹装置,更好更安全地夹设和中断引流管的液体流动,更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与胸腔引流管配套使用的断流夹装置,包括夹套体和夹持体,所述夹套体呈一“凹”形结构的框体架,该夹持体穿设于该夹套体的一侧壁上,所述夹套体和夹持体配合将反折放入夹套体内的胸腔引流管夹设住并中断胸腔引流管内液体的流动。
更进一步,所述夹持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块、旋转丝杆以及旋转块,所述旋转丝杆穿设于所述夹套体的侧壁,所述旋转块带动所述旋转丝杆旋转运动。
更进一步,所述夹持块的一侧与该旋转丝杆相连接,另一侧形成一圆台形的凸台体,该凸台体可更好地夹持和断流胸腔引流管。
更进一步,所述凸台体的表面设有齿形的波纹。
更进一步,所述夹套体和夹持体采用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套体和夹持体,可以将反折后的胸腔引流管放置在夹套体内,然后将夹持体旋转推进,夹持体上的夹持块可将反折后胸腔引流管紧紧地夹紧在夹套体内,不仅可以有效地中断胸腔引流管内液体的流动和空气的进入,而且可以非常牢固地夹紧固定,操作非常简单快捷,非常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与胸腔引流管配套使用的断流夹装置,包括夹套体1和夹持体2,所述夹套体1和夹持体2采用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夹套体1呈一“凹”形结构的框体架,该夹持体2穿设于该夹套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夹套体1和夹持体2配合将反折放入夹套体1内的一胸腔引流管3夹设住并中断胸腔引流管3内液体的流动。所述夹持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块21、旋转丝杆22以及旋转块23,所述旋转丝杆22穿设于所述夹套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旋转块23带动所述旋转丝杆22旋转运动,所述夹持块21的一侧与该旋转丝杆22相连接,另一侧形成一圆台形的凸台体,所述凸台体的表面设有齿形的波纹211,该凸台体可更好地夹持和断流胸腔引流管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使用者先将反折后的胸腔引流管3放置在夹套体1内,然后将旋转夹持体2上的旋转块23,该旋转块23带动旋转丝杆22旋转推进,这时夹持体2上的凸台体可将反折后胸腔引流管3紧紧地夹紧在夹套体1内,有效地中断胸腔引流管1内液体的流动和空气的进入,完成整个的夹设操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非常方便,实用性非常好,在心胸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于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地,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凤玉,未经陈凤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