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偏转高压电离除尘除烟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9408.0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太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太原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12;B03C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转 高压 电离 除尘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烟净化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偏转高压电离除尘除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工业烟尘、粉尘类排放物,通常经过收集系统装置收集降温进入布袋除尘器,对粗颗粒粉尘进行拦截和收集,完成初级除尘。细微小颗粒粉尘透过布袋随着风力排除。除尘器的类型繁多,有电离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但不论是民用或工业用除尘器,其整体除尘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值还有差距,其除尘效率均不超过不足7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偏转高压电离除尘除烟净化器,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离心式油烟净化器净化率低下,不易于使用的情形。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净化器效率低,不易于实现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偏转高压电离除尘除烟净化器,包括外壳、超高压电桩、超低压电桩、油盒、稀土钐钴永磁体、超高压正极放电片、超高压负极放电片、放电片固定轴、低高压区负极放电片、低高压区正极放电片和放电片支架;所述超高压电桩和超低压电桩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低高压区正极放电片和低高压区负极放电片构成低高压区;所述稀土钐钴永磁体、超高压正极放电片和放电片固定轴构成超高压区;所述超高压电桩和超低压电桩分别连接超高压区和低高压区;所述油盒安装在外壳底端;所述超高压负极放电片和低高压区负极放电片固定在放电片固定轴上;所述稀土钐钴永磁体位于磁偏转区内且固定在放电片固定轴上;所述超高压负极放电片位于放电片支架内。
进一步,所述超高压区内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磁偏转区;所述磁偏转区分为后端S极偏转区和前端N极偏转区。
进一步,所述超高压区A内设置有隔离衬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磁偏转高压电离除尘除烟净化器,粉尘、油烟从入口进入后,首先经过超高压放电区域;在超高压放电区域前端,第一步经过高压电离,使之分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在前端正负电场及后端稀土钐钴永磁的磁偏转作用下,粉尘、油烟的正负电荷电子按序吸附在各带电的导电片上,完成尘及油污的净化工作。
余下粉尘及油烟中的其它物质,如烟、粉等继续通过高密度大面积低高压放电区域,将烟及余下的颗粒物高压电离打散为纳米级的超细小颗粒;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离心式油烟净化器净化率低下,不易于使用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偏转高压电离除尘除烟净化器,包括外壳1、超高压电桩2、超低压电桩3、油盒4、稀土钐钴永磁体5、超高压正极放电片6、超高压负极放电片7、放电片固定轴8、低高压区负极放电片9、低高压区正极放电片10和放电片支架11;所述超高压电桩2和超低压电桩3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所述低高压区正极放电片10和低高压区负极放电片9构成低高压区B;所述稀土钐钴永磁体5、超高压正极放电片6和放电片固定轴8构成超高压区A;所述超高压电桩2和超低压电桩3分别连接超高压区A和低高压区B;所述油盒4安装在外壳1底端;所述超高压负极放电片7和低高压区负极放电片9固定在放电片固定轴8上;所述稀土钐钴永磁体5位于磁偏转区A0内且固定在放电片固定轴8上;所述超高压负极放电片7位于放电片支架11内。所述超高压区A内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磁偏转区A0;所述磁偏转区A0分为后端S极偏转区A1和前端N极偏转区A2。所述超高压区A内设置有隔离衬套12。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为:粉尘、油烟从入口进入后,首先经过超高压放电区域;在超高压放电区域前端,第一步经过高压电离,使之分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在前端正负电场及后端稀土钐钴永磁的磁偏转作用下,粉尘、油烟的正负电荷电子按序吸附在各带电的导电片上,完成尘及油污的净化工作。
余下粉尘及油烟中的其它物质,如烟、粉等继续通过高密度大面积低高压放电区域,将烟及余下的颗粒物高压电离打散为纳米级的超细小颗粒。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太原,未经熊太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9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