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式裸种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9099.7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鲁黎明;李立芹;鲁琳;鲁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式裸种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播种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精量笔式裸种播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科学实验育苗都是使用育苗盘育苗,比如烟叶的育种实验。播种育苗是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中,快速、精确的播种,是提供生产效率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都是使用包衣种子进行播种,极少用到裸种。但在烟草科研中,尤其是在进行育种试验时,由于进入试验的材料较多,而每一份材料的种子量又较少,所以,育苗时使用的种子均为裸种。目前,在用裸种进行播种时,由于烟草种子较小,因此,只能用镊子,一粒一粒夹起来,放入育苗盘中。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如果材料较多的话,还容易造成材料之间的混淆,出现差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劳动强度小、效率高、精确度高、能同时播种两种种子的笔式裸种播种器。
本实用新型的笔式裸种播种器由盖子1、握杆2、种子捕捉器3、漏管4组成,盖子1位于握杆2的上部,所述的种子捕捉器3由顶部5、按钮6、复位机构7、连接杆8、捕捉片9、底部10组成,所述的顶部5封闭,并在顶部上设置有种子捕捉孔11,所述种子捕捉孔11的孔径略大于单粒种子粒径;按钮6、复位机构7、连接杆8和捕捉片9均安装在底部10上,底部上设置有种子漏孔12;所述捕捉片9的高度略小于种子捕捉器3的高度,捕捉片上设置有种子装载孔13,种子装载孔13与顶部的种子捕捉孔11、底部的种子漏孔12的孔径一致,捕捉片9通过连接杆8与按钮6连接,在连接杆8上套有复位机构7。
所述的握杆2由挡片16隔开均分为第一裸种区14和第二裸种区15,握杆2与种子捕捉器的顶部5活动链接,所述的握杆可在种子捕捉器的顶部转动。
所述漏管4的上端入口位于种子漏孔12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笔式裸种播种器,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复位机构7由弹簧17和限位片18组成,限位片固定在底部上,限位片下端设置有开孔,所述的连接杆穿过该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限位片和连接杆上。
如上所述的笔式裸种播种器,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捕捉片9能在底部上沿连接杆的方向自由移动。
如上所述的笔式裸种播种器,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种子捕捉孔11的位置位于复位机构复位时种子装载孔13的正上方。
如上所述的笔式裸种播种器,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种子漏孔12的位置位于复位机构压紧时种子装载孔13的正下方。
如上所述的笔式裸种播种器,更进一步说明为,笔式裸种播种器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如上所述的笔式裸种播种器,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漏管4的直径大于种子漏孔12的孔径,并小于握杆2的直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实验室中,操作非常简单。由于存在第一裸种区和第二裸种区,可以装载两种不同的种子,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种子捕捉器能实现单粒种子播种,提高了播种要求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握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种子捕捉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笔式裸种播种器由盖子、握杆、种子捕捉器、漏管组成,盖子位于握杆的上部,盖子和握杆为活动连接,可以为旋转螺纹方式连接,可以为直接卡住,这里不设限定,能将盖子固定在握杆的上方即可。
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的种子捕捉器由顶部、按钮、复位机构、连接杆、捕捉片、底部组成,所述的顶部封闭,并在顶部上设置有种子捕捉孔,所述种子捕捉孔的孔径略大于单粒种子粒径,以此保证一次只允许一粒种子从种子捕捉孔中通过,孔径根据种子的不同,可以修改;按钮、复位机构、连接杆和捕捉片均安装在底部上,底部上设置有种子漏孔;所述捕捉片的高度略小于种子捕捉器的高度,能使捕捉片在种子捕捉器中移动,捕捉片得高度略高于一粒种子的高度,捕捉片上设置有种子装载孔,种子装载孔的大小略大于的一粒种子的大小,以此保证一次装载一粒种子,实现单粒种子的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9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宽窄行甘蔗种植机
- 下一篇:一种起垄喷药膜下施水覆土穴播联合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