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自检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29051.6 | 申请日: | 2015-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龚宇;何永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科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谭宗成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控制器 mos 自检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的自检电路。
背景技术
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MOS管的source和drain是可以对调的,他们都是在P型backgate中形成的N型区。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两个区是一样的,即使两端对调也不会影响器件的性能。
现在的高清、液晶、等离子电视机中开关电源部分除了采用了PFC技术外,在元器件上的开关管均采用性能优异的MOS管取代过去的大功率晶体三极管,使整机的效率、可靠性、故障率均大幅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自检电路,增加电动汽车MOS管自检功能,主要是为了确认MOS管实际工作情况,避免在MOS管异常的时候,因为不正常的处理方式导致故障面扩大,保证控制器能够对关键器件有自诊断能力,提供控制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自检电路,包括A部分电路和B部分电路,其中A部分电路设置于驱动板,输入的信号为电机的W相功率信号,输出两个相反馈信号;B部分电路设置于MCU板,输入的信号为两个相反馈信号,输出两个桥臂信号到MCU。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自检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首先具有成本优势,整个电路所选的元器件成本低廉,全部采用普通的常规器件,但实现了专有芯片的功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次,扩展性强,整个检测电路是附加在原检测MOS两端,不影响原有工作状态,也不存在串联检测会带来能耗和效率的问题,并且还可以适应不同功率等级的MOS,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再次,可靠性高,通过此电路可以实时动态检测MOS管的工作状态,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安全策略,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还具有产业化优势,所选器件和材料都为通用件,电路的产业化很容易实现,并且此电路已经经过测试验证,电路一致性很好,,具有很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自检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控制器MOS管自检电路,包括A部分电路和B部分电路,其中A部分电路设置于驱动板,输入的信号为电机的W相功率信号,输出两个相反馈信号;B部分电路设置于MCU板,输入的信号为两个相反馈信号,输出两个桥臂信号到MCU。
通过对输入W相功率信号的3态判断,然后通过2个光耦把3态转换为2 BIT的组合输出信号X,通过对X状态判断相状态。
例如当 X=11,代表桥臂MOS都没有工作(或者短路)状态 , 或者为待机状态;
X=01, 代表下桥臂MOS为工作(或者短路)状态;
X=10, 代表下桥臂MOS为工作(或者短路)状态;
X=00, 代表此功能电路故障状态(无主电压,MOS都短路等)。
按照电路工作状态,程序可以先读电路的默认待机状态是否OK(判断故障1),然后去驱动对应MOS管,判断对应桥臂反馈BIT是否动作(判断故障2),非对应BIT是否异常(判断故障3),通过对一个半桥MOS的分步驱动激励,对MCU的IO响应可判断出对应半桥是否正常。
上述电路只是处理了W相,对于U.V相也是采用同样的端口来实现判断(判断故障4567),因为电机UVW三相的直流电阻对于此电路来考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个电路也可以判断出电机本身缺相或者不接的情况(判断故障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科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科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9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