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多样化的加强承重立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8783.3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义和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多样化 加强 承重 立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多样化的加强承重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建筑物的承重柱、或高架桥立柱的施工基本上是分步骤实施的,施工时需支模,插入钢筋笼后浇捣混凝土、拆模,存在施工程序繁杂、施工周期长、浪费大的弊病。对于室外的立柱还存在一个不足是,满足防撞功能之后的缓冲功能不足而造成司乘人员和车辆遭受重创,需进一步地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本发明人撑握了水泥构件的3D打印技术,无需支模即能打印多样化造型的加强承重立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需支模的3D打印多样化的加强承重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3D打印多样化的加强承重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内圈、外圈、加强腹板、钢筋笼、水泥混凝层,所述加强腹板呈之字形连接内圈和外圈,水泥混凝层充填在内圈围成的空间内,钢筋笼位于水泥混凝层中。
所述内圈、外圈均呈矩形中空柱状体。
所述外圈中空柱状体相对的二侧壁向外延展。
所述内圈、外圈均为环形圆柱体。
所述外圈环形圆柱体为由下至上、由小至大的变截面环形圆柱体。
所述内圈为矩形中空体,外圈为环形楕圆柱体。
所述外圈环形楕圆柱体为由下至上、由小至大的变截面环形楕圆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3D打印多样化的加强承重立柱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3D打印技术可将结构复杂的加强承重立柱一次打印成型;2)当立柱遭遇碰撞时,外圈及加强腹板的空心结构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能吸收车辆碰撞时的动能,有效地保护内圈钢筋笼及混凝土的承截能力,不受影响,同时也对车辆和司机实施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3D打印多样化的加强承重柱结构,它包括有内圈1、外圈2、加强腹板3、钢筋笼4、水泥混凝层5,所述加强腹板3呈之字形连接内圈和外圈,水泥混凝层5充填在内圈1围成的空间内,钢筋笼4位于水泥混凝层中。本实施中,所述内圈、外圈均呈矩形中空柱状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内圈1、外圈2均呈矩形中空柱状体,所述外圈中空柱状体相对的二侧壁向外延展。延展出来的空间6可以作为柜子使用,也可供作休息的椅子使用。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内圈1为环形圆柱体,外圈2为环形圆柱体,环形圆柱体可以是由下至上等截面的环形圆柱体,也可是由下至上、由小至大的变截面环形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所述内圈为矩形中空体,外圈为环形楕圆柱体。所述外圈环形楕圆柱体可以是是由下至上等截面的环形圆柱体,也可以是由下至上、由小至大的变截面环形楕圆柱体。这里不一一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示需要做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义和,未经马义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8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书簿自动缝合装订机
- 下一篇:适于用自动切削装置切削的牙科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