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正极板栅套管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7187.3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钱黎瑾;杨云强;王晓顺;庄友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快乐电源(涟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套管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正极板栅套管工装。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将正、负极板交错叠放排列在电池盒内,充入电池盒的电解液与正、负极板上的铅进行化学反应放电。蓄电池的正极板由板栅和套在板栅筋条上的套管组成,套管中灌有铅粉,每块板栅都具有多根筋条和多根套管,目前的装套管工作主要靠人工将套管并排放在工作台上,将筋条对着套管插入,套管会滚动,对准难度大,而且筋条较软容易变形,经常出现两根筋条靠在一起的情况,装套管之前需要先矫正,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正极板栅套管工装,可以解决现有蓄电池正极板栅套管时筋条与套管对准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两根筋条靠在一起的情况,装套管之前需要先矫正,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正极板栅套管工装,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一侧边部的基板,所述基板表面并排设有多道垂直于所在侧工作台边部的凸棱,所述凸棱具有尖角外端部,相邻的两道凸棱之间形成套管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凸棱的尖角外端部延伸出工作台边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基板在凸棱底面与基板贴合的外沿线与基板边沿之间设有坡面,形成套管槽的导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凸棱的高度小于套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基板为塑料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将套管放在套管槽中不会滚动,多道具有尖角外端部的凸棱构成梳齿形,便于将筋条一一分张与套管对齐插入,不存在对准带来的难度,也不需要对筋条矫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凸棱的尖角外端部延伸出工作台边部,以及套管槽导入口都使筋条分张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三、凸棱的高度小于套管的直径,便于套管摆放,不会出现一槽多管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
四、基材采用塑料材质,表面光滑而且便于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蓄电池正极板栅套管工装,包括工作台1,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1一侧边部的塑料基板2,所述基板2表面并排设有多道垂直于所在侧工作台1边部的凸棱3,所述凸棱3的高度小于套管的直径,所述凸棱3具有尖角外端部,相邻的两道凸棱3之间形成套管槽4,所述凸棱3的尖角外端部延伸出工作台1边部,所述基板2在凸棱3底面与基板2贴合的外沿线6与基板2边沿之间设有坡面5,形成套管槽4的导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快乐电源(涟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快乐电源(涟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7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极片压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退火炉用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