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积铜阴阳极板吊运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26934.1 | 申请日: | 2015-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1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龙;祁耀山;陆卫民;于军;彭旭东;杨秀然;国琳;蔡芸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积铜 阴阳 极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精炼生产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电积铜阴阳极板吊运的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铜电解工艺优化改造,实现一段脱铜(脱除砷、碲、铋)和二段脱铜(产标准阴极铜),由于工艺改造,二段脱铜极板中心距缩短为100mm,同时阴阳极板增加到31块和32块;在前期作业过程中,吊车先用一段脱铜吊具将阳极板吊运至电积槽,然后进行极距排列,排好后再用钢丝绳将剩余的阳极板、不锈钢阴极板一一吊运至电积槽或人工进行单片阴阳极吊运,操作人员站在槽边用撬棍按极距将阴极板一一撬到位。这种操作过程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积铜阴阳极板吊运的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并为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创造良好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积铜阴阳极板吊运的装置,包括吊环、框架、吊钩,吊环设置于框架上部,吊环在框架的相对侧对应设置,吊钩位于框架下方,吊钩呈“L”形,吊钩方向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排布,两个相邻吊钩的间距为100mm。
框架为长方形框,长边之间设有加强梁。吊环在长边一侧个数至少为两个。
吊钩上部可以直接与框架底部焊接。
吊钩也可先穿过框架,穿出部分打孔,挡杆穿过孔,挡杆与框架上表面连接固定。
有益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电积铜作业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使操作人工作环境更安全;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排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积铜阴阳极板吊运的装置,包括吊环1、框架2、吊钩3,吊环1设置于框架2上部,吊环1在框架2的相对侧对应设置,吊钩3位于框架2下方,吊钩3呈“L”形,吊钩3方向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排布,两个相邻吊钩3的间距为100mm。
每个吊钩3上放一片阳极板或阴极板,阳极板一次可放置32片,阴极板一次可放置31片,板之间保持100mm的极间距,吊环1安装吊具(吊绳或吊链),由吊车把本装置连同极板吊运至电积槽,再将极板移出吊钩3,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安全作业。
框架2为长方形框,为了使之更牢固,长边之间设有加强梁4。
为了吊运时稳固,吊环1在长边一侧个数至少为两个,对侧个数对应。
吊钩3上部直接与框架2底部焊接,在确保焊接处牢固的情况下,这样加工容易、快捷。
应用一段时间后吊钩3上部直接与框架2底部焊接可能发生焊接处断裂,为了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吊钩3先穿过框架2,穿出部分打孔,挡杆5穿过孔,挡杆5与框架2上表面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污泥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沥青废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