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膜起泡气枪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5280.0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3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兆麟;陈俊鸿;孙梓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7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泡 气枪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膜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膜起泡气枪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吹膜设备工作时,熔融物料从机头的圆环形模口间隙挤出而形成膜泡坯,膜泡坯竖向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逐渐吹胀而形成膜泡,然后运行经过人字夹板,最后由牵引夹辊夹紧、压扁成为双层薄膜。上述吹胀过程是依靠带有压力的气体(简称“压力气体”)和温度控制而实现的,正常工作过程中,该压力气体被封闭禁锢在牵引夹辊和机头之间。由于膜泡的吹胀不能太急促,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牵引夹辊和机头之间必须隔开一段较长的竖向距离,才能将膜泡坯缓慢吹胀。
在每次吹膜的开始阶段,当膜泡坯的前端刚刚从机头挤出时,牵引夹辊尚未能夹紧膜泡,膜泡坯尚未形成封闭空腔,膜泡坯的前端口敞开,此时必须由工人牵引膜泡坯的前端一边快速移动,一边手持气枪枪头往膜泡坯的敞开空腔里面打气,直至膜泡坯的前端穿过张开的牵引夹辊,再在合适时机将牵引夹辊合拢而形成封闭的膜泡,上述这个过程称为“起泡”。上述使用的气枪称为“吹膜起泡气枪”。
现有吹膜起泡气枪通过一根进气管、一个电磁阀与气罐连通,使用时,必须至少有两人配合,其中第一人站在电磁阀控制键旁边,第二人一手牵引膜泡坯的前端快速移动,另一手手持气枪枪头往膜泡坯里面充气,同时观察膜泡坯的胀开情况,并根据膜泡坯的胀开情况通过口头语言命令第一人调控电磁阀。现有上述结构和工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电磁阀的开启是在瞬间完成的,开启时气流冲击大,而刚刚挤出的膜泡坯基本尚未结晶,拉伸性能差,稍微不注意就会将膜泡坯吹破,特别是热缩膜的膜泡坯更容易吹破,造成起泡失败;二、由于第一人和第二人之间存在较长距离,而且从第二人发出口头指令到第一人执行指令时,中间需要经过口头表达、理解反应所需的时间,因此第一人执行起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吹膜起泡气枪控制结构,它能够避免气流冲击太大而将膜泡坯吹破,特别是适合于热缩膜的起泡过程。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吹膜起泡气枪控制结构包括气枪枪头,气枪枪头设有供手握住的执手部,气枪枪头连通有主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主进气管的上游连通有两条分支气管,两条分支气管的起始端连通有气罐;其中第一条分支气管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设有第一遥控按钮;第二条分支气管设置有机械球阀,机械球阀设有阀体和控制手柄;还设有气缸,气缸的缸体与机械球阀的阀体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控制手柄铰接;气缸设有第二遥控按钮,所述第一遥控按钮、第二遥控按钮设置在气枪枪头的执手部。
较好的是,气缸的控制气路设有调压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气枪气源分为两部分,两部分气源阀门开启时时间可以错开,避免开启时气流冲击太大而将膜泡坯吹破,特别是适合于热缩膜的起泡过程。
二、第一条分支气管的电磁阀可以在瞬间开启;第二条分支气管的机械球阀则由控制手柄转动启动,而控制手柄可以由气缸的活塞杆缓慢转动,即第二条分支气管的阀门可以缓慢开启;因此,两条分支气管的阀门开启方式各有优点,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具体如下:在起泡时,可以先开启第一条分支气管的电磁阀,使膜泡坯内部的气体压力在瞬间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平(大概相当于正常值的50%-70%的左右),这样,可以避免刚开始时气体压力太小而不足以撑开膜泡坯;接着,可以由第二遥控按钮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由于控制手柄的末端在开启过程有一段较长的行程,因此可以缓慢开启第二条分支气管的球阀,使膜泡坯的气压缓慢上升,这样就避免气压急剧上升而吹破膜泡坯。
三、第一遥控按钮、第二遥控按钮设置在气枪枪头的执手部。这样,就可以由牵引膜泡坯前端的工人一边观察膜泡坯的具体情况,一边由他自己直接控制两条分支气管的阀门,避免了传统方式中第二人需要口头表达传递命令、第一人需要理解反应时间而造成的滞后性。
四、气缸的控制气路设有调压阀。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调节气缸活塞杆的动作快慢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5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跟踪式无线电能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故障指示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