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24700.3 | 申请日: | 2015-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过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好成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刘惠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电脑 无线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完全不借助电线,利用磁铁为设备充电的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方便自不必说,除此之外,无线充电还更安全,没有了外露的连接器,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都彻底避免了。
无线充电还有一个好处是省电,无线充电设备的效能接收在70%左右,和有线充电设备相等,但是它具备电满自动关闭功能,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
无线充电设备比普通充电器“聪明”很多,对于不同的电子产品,电源接口能自动对应,需要充电时,发射器和接收芯片会同时自动开始工作,充满电时,两方就会自动关闭。它还能自动识别不同的设备和能量需求,进行‘个性化工作’,这就是智能。
当前最成熟、最普遍的是电磁感应式。其根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初级线圈上通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如图1所示,由PWC联盟发起者Powermat公司用电磁感应式推出过一款WiCC充电卡,与SD卡差不多大,内部嵌有线圈和电极等组件,插入现有智能手机电池旁边即可使用。但是,该无线充电卡具有制造成本高、磁电荷传输距离短(约为数毫米~10厘米),且充电稳定性差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充电稳定性好的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包括盒状的底壳以及平面状的面壳,所述底壳与面壳固定连接后形成一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设有PCB以及与所述PCB电连接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面壳所在平面呈平行设置状态;所述底壳上还设有充电接口,在该充电接口处设有可更换的充电输入端子,所述充电输入端子与PCB电连接。
所述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散热片,所述接收线圈对应贴合设置该散热片。
所述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其中,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面壳内表面下部。
所述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其中,还包括底板,所述接收线圈和PCB设置在底板上。
所述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其中,所述底壳采用软性材质制得。
所述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其中,在所述面壳表面设有第一保护膜。
所述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其中,在所述底壳外底表面设有第二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通过充电接口可与多个充电输入端子适配卡接,从而可给多种不同型号的待充电设备充电,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实用,且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无线电磁场充电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6分别为两种类型的充输入充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3所示,一种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100,包括盒状的底壳150以及平面状的面壳110,底壳150与面壳110固定连接后形成一容置腔151;其中,底壳150与面壳110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卡接或螺丝固定连接。
底壳150与面壳110之间所形成的的容置腔151位于底壳150的底部,此时,面壳110则成为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100的内底表面;充电时,待充电设备,如平板电脑则嵌套在平板电脑无线充电壳100。
在容置腔151内设有PCB 180以及与PCB 180电连接的接收线圈130;PCB 180将输入电源通过电路系统转换后为接收线圈130提供驱动电压。且为保证无线充电能有效实现以及节省容置腔151的设计空间,接收线圈130与面壳110所在平面呈平行设置状态。
作为充电输入端,在底壳150上还设有充电接口152,在该充电接口152处设有可更换的充电输入端子170,充电输入端子170与PCB 180电连接,如图2和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好成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好成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4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带式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