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偏光片贴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4251.2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7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偏光 片贴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偏光片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偏光片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是液晶显示器成像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液晶显示器后段制作工序中,需要把偏光片贴附到已经附有柔性电路板的玻璃基板上。现有的偏光片贴附方式通常是将整块偏光片同时压附在玻璃基板上,这样很容易在玻璃基板与偏光片之间产生气泡,影响偏光片的贴片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偏光片贴附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气泡的产生,提高偏光片的贴片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新型偏光片贴附装置,包括:基柜;支撑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柜的正上方;吸附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吸附单元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下方的横向进给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进给板下方的纵向进给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纵向进给板两侧的摄像头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纵向进给板上的气缸单元、与所述气缸单元相连的吸附板单元;载台,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柜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吸附板单元的下方;压棍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基柜的顶部;以及控制面板,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摄像头单元相配合的显示器以及若干按钮;其中,所述吸附单元、所述载台、所述压棍装置和所述控制面板均通过线路与所述基柜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横向进给板通过直线滑轨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纵向进给板通过直线滑轨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进给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组、第二气缸组、第三气缸组和第四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所述第二气缸组、所述第三气缸组和所述第四气缸组等间距的依次固定于所述纵向进给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附板单元包括第一吸附板、第二吸附板、第三吸附板和第四吸附板,其中,所述第一吸附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组的活塞杆相固连,所述第二吸附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组的活塞杆相固连、所述第三吸附板与所述第三气缸组的活塞杆相固连,所述第四吸附板与所述第四气缸组的活塞杆相固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压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载台两侧的直线滑轨、设置在所述直线滑轨上的托架、枢接在所述托架上的压棍,其中,所述托架沿着所述直线滑轨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柜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柜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纵向进给板上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气缸组、第二气缸组、第三气缸组和第四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所述第二气缸组、所述第三气缸组和所述第四气缸组的活塞杆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吸附板、第二吸附板、第三吸附板和第四吸附板,在通过压棍装置压合偏光片时,控制所述第一气缸组、所述第二气缸组、所述第三气缸组和所述第四气缸组同时下移,使得偏光片接近所述玻璃基板,接着将压棍装置平移至玻璃基板附近,当所述压棍装置接近所述第一气缸组时,关闭所述第一吸附板的吸附功能,此时偏光片部分的下落覆盖至玻璃基板上,通过所述压棍装置将这部分的偏光片与玻璃基板压合;当所述压棍装置接近所述第二气缸组时,关闭所述第二吸附板的吸附功能,由于失去吸附力,此时所述偏光片依靠所述第二吸附板吸附的那部分下落覆盖至玻璃基板上,通过所述压棍装置将这部分的偏光片与玻璃基板压合;同理,所述第三吸附板和所述第四吸附板上的偏光片也依次下落覆盖至玻璃基板上,通过所述压棍装置将这部分的偏光片与玻璃基板压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压棍装置将偏光片一部分一部分的与玻璃基板贴合,有效的避免了气泡的产生,提高了偏光片的贴片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亚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4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录井升浮式电动脱气器
- 下一篇:一种偏光片贴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