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4135.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贺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学林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转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又称变流器、反流器,或称反用换流器、电压转换器,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桥电路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电子器件,其目的与整流器相反,广泛应用于办公设备、家用电器以及给电子器件充电。
现有的逆变器有多种,例如申请号为201410132140.4,名称为逆变器的发明公开专利,这种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电感及控制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用于产生一直流电,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并联,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并联的一端点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并联的另一端点连接所述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用于输出所述交流电,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发出正弦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作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交替输出电压或电流至所述电感,所述电感用于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及所述第二开关模块配合以将所述直流电转换成所述交流电。又例如申请号为201220623837.8,名称为逆变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功率模块,其具有多个开关电路、直流输入端及交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入端电连接于直流电源;所述开关电路将从直流输入端获得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交流输出端输出;电容模块,其具有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的直流连接端;所述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间的一个或多个散热腔体,所述散热腔体具有面向功率模块及电容模块的开口;以及,将所述功率模块、电容模块及散热腔体封装在内的逆变器壳体,所述逆变器壳体在其侧壁上具有散热入口和散热出口。
逆变器在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谨防雨淋,并与周围的物体有20cm以上的距离,远离易燃易爆品,切忌在该机上放置或覆盖其它物品,使用环境温度不大于40℃。需要经常用干布或防静电布擦拭以保持机器整洁。保持壳体上5CM内无异物,其它端面通风良好。目前的逆变器均为长方体实心形状,安装时不容易保证其处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也无法保证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异物无法接近离壳体5cm以内的范围内,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逆变器,使其在使用时安装方便,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并防止异物接近外部壳体,以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逆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源、开关电路、电容,所述电源、开关电路与电容通过导线连接形成回路,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个端面各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支撑架的侧面上设置有多根连接筋条,所述支撑架、两块安装板与多根连接筋条围成内腔,所述壳体位于支撑架的内腔中且两端安装于安装板,所述壳体各部位与支撑架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长方体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支撑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端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撑架,将壳体安装于支撑架内部,并使壳体各部位与支撑架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5mm,本逆变器在使用时,当有异物落向壳体时,会被连接筋条挡住,不会影响逆变器的工作。同时,各个连接筋条之间设置有间隙,能够确保逆变器的通风良好,有利于其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逆变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逆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开关电路、电容,所述电源、开关电路与电容通过导线连接形成回路,还包括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两个端面各设置有一安装板11,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上设置有多根连接筋条12,所述支撑架、两块安装板11与多根连接筋条12围成内腔,所述壳体1位于支撑架2的内腔中且两端安装于安装板11,所述壳体1各部位与支撑架2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学林,未经贺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4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衣车节电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直线电机模组以及应用该直线电机模组的切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