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24013.1 | 申请日: | 2015-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18 | 分类号: | H01F38/18;H01F27/28;H02K3/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为一种旋转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机在电的旋转传导和信号旋转传输中,需要一静态导体和一旋转动态导体良好接触的系统,一般采用集电环(滑环)系统。集电环系统包括集电环和电刷(碳刷),集电环用电刷常采用石墨电刷,为了提高电刷的电流密度,有时也使用金属石墨电刷。集电环与电刷的配合上,由于电刷的研磨性较强,而集电环的材质较软,往往在集电环上会产生相当于电刷宽度的阶梯磨损,尤其是高温低湿的全封闭式电机,更容易引起电刷或集电环的过大磨损。一开始只有非常小的伤痕,电刷在这些部位集电不良而产生火花,一旦产生火花,伤痕就逐渐恶化扩大起来,最后形成与电刷滑动接触面的尺寸同样大小的重象伤痕;若集电环与电刷组合不合适往往使电刷产生跳动,容易造成电刷温升过高或异常磨损。而以上现象均会影响电机的使用,降低电机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集电环系统易磨损从而降低电机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变压器,用于替代集电环系统在电机中进行电的旋转传导和信号旋转传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变压器,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和定子包括绕组线圈和安装绕组线圈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定子的支架均为由多个硅钢片沿圆周排布连接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硅钢片呈梳齿型,具有一个以上的齿槽,各硅钢片上的齿槽叠加后构成安装绕组线圈的线槽,转子支架的线槽内安装有一次绕组(初级),定子支架的线槽内安装有二次绕组(次级),转子和定子线槽开口的一面相对,且相对面之间留有气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转子和定子的线槽开口朝向(转子和定子的)径向或轴向的方向,当线槽开口朝向径向时,所述转子位于定子的内圈中,为同心结构;当线槽开口朝向轴向时,所述转子和定子的结构径向对称。
因环形结构内圈、外圆的周长不同,所述硅钢片位于转子或定子内圆一侧的尺寸薄,外圆一侧的尺寸厚,方便硅钢片沿圆周排布时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气隙一般控制在1~4mm。
所述转子、定子线槽内设有包裹住绕组线圈的绝缘材料。
所述转子和定子上开有三个线槽,用于安装三相绕组。
上述结构中,所述多个硅钢片优选采用叠压的方式固定连接构成所述转子和定子。利用硅钢片自身的弹性使硅钢片之间相互压紧固定成型,则无需再使用其它构件辅助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旋转变压器使用时,将转子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使转子与电机一同旋转,转子一次绕组中通入电机输出的电流之后,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定子二次绕组中将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由于定子和转子之间留有气隙,二者之间不接触,不会产生磨损以及由磨损引起的其它不良情况,并且散热效果好,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障发电机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转子和定子硅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硅钢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转子和定子硅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硅钢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简化等效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旋转变压器包括轴向式和径向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旋转变压器,包括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转子1和定子2,所述转子1位于定子2的内圈中,转子1和定子2包括绕组线圈和安装绕组线圈的铁芯支架。
转子支架和定子支架分别由多个硅钢片1b,2b沿圆周叠压构成,所述硅钢片呈梳齿型,设有三个齿槽,各硅钢片上的齿槽开口朝向转子1和定子2的径向方向,叠加后构成安装各相绕组线圈的线槽。所述转子1的线槽设置在其外圆周,定子线槽设置在其内圆周,与转子线槽开口相对,二者相对面之间留有2mm的气隙3。所述转子1的线槽内安装有一次绕组1a,定子2的线槽内安装二次绕组2a,且线槽内均设有包裹住绕组线圈的绝缘材料。
构成转子支架和定子支架的硅钢片位于转子1或定子2外圆一侧的尺寸厚,位于内圆一侧的尺寸薄,便于嵌入和安装,如图3所示。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4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绞盘控制开关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