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磷化池的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3501.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4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赖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汇畅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00 | 分类号: | C23C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陈英俊 |
地址: | 40080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磷化池在进行高温磷化的过程中需要80°至90°的高温,传统的对磷化池加热的方法是将加热用的蒸汽管放置在池内,蒸汽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蒸汽孔,蒸汽管内通入蒸汽时,蒸汽从蒸汽管管壁上的蒸汽孔逸出,进而对池内的磷化液加热。这种加热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一方面,蒸汽持续进入磷化液中会使磷化液的浓度持续降低,进而需要一直在磷化液中加溶质,使磷化液浓度保持稳定,增加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大部分蒸汽进入磷化液后又会不断逸出,带走大量热能,使热能利用率降低,增加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磷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它使磷化液浓度保持稳定,能量消耗较少,磷化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包括钢制材料焊接制成的磷化池本体,所述磷化池本体包括底壁以及立设在底壁上的四个侧壁,所述底壁、四个侧壁围成磷化池的长方体内腔,所述磷化池本体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该凹槽的口部覆盖安装有一层钢板,所述钢板的边缘与凹槽槽壁固定连接,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填充保温纤维层,所述凹槽槽底上设有三段槽钢,所述三段槽钢分别位于磷化池本体的三个侧壁上,三段槽钢的开口端均与凹槽槽底固定连接,相邻槽钢的相向端焊接固定,形成密封结构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两端延伸出钢板,形成加热蒸汽的进口和出口。
为了保证槽钢与凹槽槽底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槽钢与凹槽槽底焊接固定。
为了降低固定钢板与凹槽槽壁的成本,防止焊接方式损坏钢板,优选地,所述钢板与凹槽槽壁之间铆接固定。
为了保证槽钢的厚度,利于与凹槽槽底之间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槽钢采用25号槽钢。
为了保证保温纤维层的保温效果,优选地,所述保温纤维层的厚度为50mm。
为了降低钢板的重量,降低制作成本,优选地,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mm。
为了保证磷化池本体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磷化池本体的底壁以及各侧壁的厚度均为10mm。
为了对磷化池本体进行均匀加热,优选地,所述加热通道在磷化池本体上螺旋延伸。
为了制作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并填充保温纤维层,优选地,所述磷化池本体四个侧壁的上部焊接有呈喇叭口状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边缘重合,所述扩张部、底壁的边缘部分以及四个侧壁围成所述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
为了保证对槽钢的保温效果,优选地,所述钢板上设有对槽钢让位的凸台,所述凸台各壁到槽钢之间的距离均等于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的距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需要将蒸汽注入磷化液中,使磷化液的浓度保持稳定,不需要在磷化过程中向磷化液中加溶质,减少了人力物力,保证了磷化质量;
2.蒸汽在磷化池本体上的加热通道很长,在液化成冷却后才会离开加热通道,减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磷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附图中,1为磷化池本体,11为底壁,12为侧壁,13为扩张部,2为凹槽,3为钢板,31为凸台,4为保温纤维层,5为槽钢,6为加热通道,7为加热蒸汽的进口,8为加热蒸汽的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为磷化池的加热结构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钢制材料焊接制成的磷化池本体1,所述磷化池本体1包括底壁11以及立设在底壁11上的四个侧壁12,本实施例中,所述磷化池本体1的底壁11以及各侧壁12的厚度均为10mm。所述底壁11、四个侧壁12围成磷化池的长方体内腔,所述磷化池本体1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磷化池本体1的凹槽2,本实施例中,所述磷化池本体1四个侧壁12的上部焊接有呈喇叭口状的扩张部13,所述扩张部13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边缘重合,所述扩张部13、底壁11的边缘部分以及四个侧壁12围成所述环绕磷化池本体1的凹槽2。该凹槽2的口部覆盖安装有一层钢板3,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3的厚度为1mm。所述钢板3的边缘与凹槽2槽壁铆接固定,钢板3与凹槽2槽底之间填充保温纤维层4,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纤维层4的厚度为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汇畅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汇畅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3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降温的减温槽冷却管
- 下一篇:离子束快速沉积类金刚石薄膜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