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牵引机构及包括该机构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3400.3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斌;杨巨平;刘凤伟;刘文亮;陈瑞;王丽娜;胡跃明;史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145 | 分类号: | B60D1/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牵引 机构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间的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牵引机构是一种用于车辆之间的牵引的器具,实现牵引车与被牵引车之间的连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被广泛的应用于车辆技术中。传统车牵引是采用钢丝绳及绳类将两车辆连接在一起的简单牵引方式,此种方式存在不安全、不方便的牵引缺陷。
为了提升牵引的安全性,出现了一种采用牵引机构来实现两车辆之间的连接的牵引方式。该牵引机构为一体成型结构,由铸钢材料制成。所述牵引机构大致为一杆状,杆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车辆的钩尾框通过钩尾销固定在牵引机构上,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连接。
由于现有的牵引机构由铸钢材料制成,因此,现有的牵引机构自重大,不利于车辆减轻自重而达到增加载重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间的牵引机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牵引机构由铸钢材料制成,导致牵引机构自重大,不利于车辆减轻自重而达到增加载重的目的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杆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固定孔;两个第一耐磨件,由硬度和耐磨大于等于钢材的材料制成,所述两个第一耐磨件分别包覆于所述杆体的两端的端面上;和两个第二耐磨件,由硬度和耐磨大于等于钢材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耐磨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件的外表面为球面。
优选地,所述杆体的两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第一耐磨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端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耐磨件为瓦片状或圆筒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件或所述第二耐磨件由钢材制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牵引机构;钩尾框;钩尾销,固定在所述钩尾框和所述固定孔内;缓冲器,抵压于所述第一耐磨件上。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所述牵引机构的杆体设置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并在杆体的两个固定孔内分别第二耐磨件,在杆体的端面设置第一耐磨件,使得所述牵引机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保证使用寿命,且降低了所述牵引机构的自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牵引机构由铸钢材料制成,导致牵引机构自重大,不利于车辆减轻自重而达到增加载重的目的的技术问题。
通过在所述杆体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耐磨件,可避免缓冲器与所述端面直接接触,再通过将所述第一耐磨件设置为由钢材制成,其硬度和耐磨性大于所述杆体,可进一步保证所述牵引机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将所述第二耐磨件设置在位于所述固定孔内靠近端部的内表面上,在牵引时,作用力会施加于第二耐磨件上,通过第二耐磨件传递到杆体上,且由于所述第二耐磨件由钢材料制成,其硬度和耐磨性大于所述杆体,因此,可保证所述牵引机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将所述第二耐磨件设置为瓦片状,以进一步有降低所述牵引机构的自重。
通过将所述第一耐磨件的外表面设置为球面,可以方便车辆在转向时牵引。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杆体的两端面也为球面,所述第一耐磨件与端面贴合,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端面可以任意设置,不限于球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牵引机构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牵引机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车辆间的牵引机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牵引机构由铸钢材料制成,导致牵引机构自重大,不利于车辆减轻自重而达到增加载重的目的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将所述牵引机构的杆体设置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并在杆体的两个固定孔内分别设置第二耐磨件,在杆体的端面设置第一耐磨件,使得所述牵引机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保证使用寿命,且降低了所述牵引机构的自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牵引机构由铸钢材料制成,导致牵引机构自重大,不利于车辆减轻自重而达到增加载重的目的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3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可调校减震装置的平衡轴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拆装机的压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