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用引线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0033.1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朋;孙泽凯;陈前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 器用 引线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防护罩,属于漏电断路器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中,引线防护罩大多为一体式结构,从单极漏电断路器到四极漏电断路器需要四种不同的引线防护罩,而且三极和四极漏电断路器需要螺钉将防护罩安装到断路器上。这类引线防护罩安装麻烦,而且需要至少四副模具,成本高,同时也不利于备货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漏电断路器用引线防护罩不便安装及备货管理,并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防护罩,其包括如下两种防护罩:第一种防护罩包括呈匚字形板状的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遮板部、第二遮板部及第三遮板部;所述第一遮板部的内侧设有与断路器上的接线螺钉孔卡接的卡台,所述第三遮板部上设有与所述断路器上的接线插孔边缘卡接的扣台及与所述断路器上的调节螺钉孔插接的凸台;第二种防护罩是在所述第一种防护罩基础上做了改动:所述防护罩本体的一侧部设有侧遮板,所述侧遮板的顶部、侧部及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遮板部、所述第二遮板部及所述第三遮板部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在生产时只需生产两种即可,便于备货管理,同时只需两幅生产模具,节省了生产成本,在安装时,两种防护罩搭配使用即可,如在单极漏电断路器只需安装一个第二防护罩即可,在二极漏电断路器上安装一个第一防护罩和一个第二防护罩,在三极漏电断路器上安装两个第一防护罩和一个第二防护罩,在四极漏电断路器上安装三个第一防护罩和一个第二防护罩,具体在固定时,将防护罩本体上的卡台与断路器上的接线螺钉孔卡接,将扣台与接线插孔卡接,使凸台与调节螺钉孔插接即可完成固定,固定快捷牢靠,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未装引线防护罩的三极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引线防护罩的三极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防护罩本体;2-第一遮板部;21-卡台;3-第二遮板部;4-第三遮板部;41-扣台;41-凸台;5-断路器;51-接线螺钉孔;52-接线插孔;53-调节螺钉孔;6-侧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漏电断路器用引线防护罩,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如下两种防护罩:第一种防护罩包括呈匚字形板状的防护罩本体1,所述防护罩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遮板部2、第二遮板部3及第三遮板部4;所述第一遮板部2的内侧设有与断路器5上的接线螺钉孔51卡接的卡台21,所述第三遮板部4上设有与所述断路器5上的接线插孔52边缘卡接的扣台41及与所述断路器5上的调节螺钉孔53插接的凸台42;第二种防护罩是在所述第一种防护罩基础上做了改动:所述防护罩本体1的一侧部设有侧遮板6,所述侧遮板6的顶部、侧部及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遮板部2、所述第二遮板部3及所述第三遮板部4连成一体。本实施例的防护罩在生产时只需生产两种即可,便于备货管理,同时只需两幅生产模具,节省了生产成本,在安装时,两种防护罩搭配使用即可,如在单极漏电断路器只需安装一个第二防护罩即可,在二极漏电断路器上安装一个第一防护罩和一个第二防护罩,在三极漏电断路器上安装两个第一防护罩和一个第二防护罩(如图4所示),在四极漏电断路器上安装三个第一防护罩和一个第二防护罩,具体在固定时,将防护罩本体1上的卡台21与断路器上的接线螺钉孔51卡接,将扣台41与接线插孔52卡接,使凸台42与调节螺钉孔53插接即可完成固定,固定快捷牢靠,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0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小型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快速吸合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