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19054.1 | 申请日: | 2015-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蒋以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欧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B60H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57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汽车空调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空调器能够排出空气中的湿气,干燥空气吸收人体汗液,造成更舒适的环境,空调器可吸入新风,具有通风功能,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现有的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均采用散热翅片式结构,这种结构在使用时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铝片式结构不抗腐蚀,一般翅片是采用0.12--0.18mm厚度铝片,通过胀管工艺方式生产。另外铝片很薄同时容易氧化,时间久效果就会达不到产品设计时的要求;2、积尘现象严重,时间一长,冷却换热效果不好,影响设备整体性能;3、工艺复杂,流程多,成本高。
另外现有的汽车空调系统中,为了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一般都是采用增大冷凝器的体积和面积的方式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冷凝器的体积和面积,造成空调系统制造成本急剧增大,另外现有的蒸发器排水管排出的冷凝水直接排放到驾驶室外,没能进行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制作成本低廉,散热效果好且能够在不增加散热面积的条件下提升制冷效果的高效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效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蒸发器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使空气不断流向蒸发器表面,蒸发器的入口通过冷却管路连接有膨胀阀,所述膨胀阀通过高压进液管与冷凝器连通,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压缩机管路连接有空调压缩机的进口,空调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低压排气管路与冷凝器连通;
所述冷凝器包括左集液管、右集液管、进口管、出口管以及多个扁管,所述左集液管和右集液管平行并排设置,多个扁管横向设置在左集液管和右集液管之间,扁管与左集液管以及右集液管的内部腔体相连通,多个扁管之间设置波浪形的散热翅片,所述进口管、出口管设置在左集液管上并与左集液管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排出蒸发器冷凝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高压进液管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导流环套,所述导流环套间隙配合在高压进液管外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扁管的内腔通过筋板分隔为多个微型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左集液管和右集液管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最底端的扁管之间也设置有波浪形的散热翅片,所述波浪形散热翅片的波峰分别与两侧的扁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压缩机包括呈筒形的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延伸到机壳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上设置有电离合器,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两个高压压力阀,所述两个高压压力阀分别与吸气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上连接有护套管96,所述护套管的长度为150cm。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吸气端并排设置在气缸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微通道冷凝器代替原有的翅片式冷凝器,能够减少了90%左右的焊点,从而解决了焊点多容易造成虚焊等质量问题,而且也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原有的翅片式散热结构需要采用铜管连接,采用微型通道的扁管,能够减少95%以上的铜管使用,在达到同等冷却效果的条件下,相比于原有的翅片式散热结构,材料成本降低60%,人工成本降低达50%,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空调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蒸发器,3为鼓风机,4为冷却管路,5为膨胀阀,6为高压进液管,7为冷凝器,71为左集液管,72为右集液管,73为进口管,74为出口管,75为扁管,76为散热翅片,77为支架,8为压缩机管路,9为空调压缩机,91为机壳,92为离合器,93为皮带轮,94为高压压力阀,95为吸气端,96为护套管,10为低压排气管路,11为排水管,12为导流环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欧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象山欧泰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9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眼镜掉落的眼镜带
- 下一篇:一种移动设备3D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