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通式工业在线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8896.5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扬明;张梦玲;周黎斌;黄立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通 工业 在线 电极 电导率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导电极,尤其涉及一种流通式工业在线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专门用于检测铝材厂较低浓度氢氟酸及其缓蚀剂溶液电导率。
背景技术
电导电极是测定溶液中导电离子的传感器。传统电导电极大多防腐抗污性能较差,由于加工过程复杂,成本高,耐压、抗震性能差,使用寿命短,而且传统电导电极不能直接测量溶液温度,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精度高,使用性能好的流通式工业在线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流通式工业在线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包括沿直线依次连接形成溶液流通管路的第一石墨片电极、第一电极管、第二石墨片电极、第二电极管、第三石墨片电极,是测量电路的三个激励电极,分别固定于两个电极管的上端、中间和下端,所述第一石墨片电极、第二石墨片电极和第三石墨片电极中部均设置有进液孔,所述第三石墨片电极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沉孔,所述第一电极管和第二电极管外周壁平行绕有两个将电极管三等分的环形铜线,所述第一电极管和第二电极管内孔中沿电极管三等分处的圆形横截面直径位置平行设置有两根0.1毫米的铂丝电极,两根铂丝电极穿过电极管内壁与两个环形铜线一一相连,形成测量电路的四个测量电极。所述第一石墨片电极、第二石墨片电极、第三石墨片电极及第一电极管的两条铂丝电极和第二电极管的两条铂丝电极所引的四根环形铜线上均设置有导电接线头,形成七电极的七条引线。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采用BS18D20芯片的防水型温度探头,感温范围广,测量精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为楔形孔,设置角度为150度,该开孔角度制作方便而且更有利于污垢的排除,而且使测量液能够更好的进入电极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石墨片电极和第三石墨片电极的进液孔分别连接有出料管和进料管,管均为聚全氟乙烯塑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铂丝电极穿过电极管内壁开孔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树脂胶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石墨片电极、第一电极管、第二石墨片电极、第二电极管、第三石墨片电极的外壳装置,所述外壳装置包括下槽板、连接设置于下槽板两端的左盖板和右盖板,以及盖覆于所述下槽板开口处的上盖板,所述左盖板和右盖板均上设置供管线通过的固定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横穿左盖板的至外壳装置内的集线槽,用于汇集并保护连接各导电接线头的线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墨、铂金等性能极好的电导材料制备的耐低浓度氢氟酸的电导率传感器, 采用七电极原理制作的电导率传感器,测量精度高,使用性能好,加上特有的装配装置,不易损坏,寿命长,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制作工艺简单,在工业现场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电极及电极管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管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出料管;2-第一石墨片电极; 3-第一电极管;4-第二石墨片电极;5-第二电极管; 6-第三石墨片电极;7-温度传感器;8-进料管;9-接线头;10-塑料管;11-环形铜线;12-铂丝电极;13-右盖板;14-集线槽;15-下槽板;16-左盖板;17-温度传感器引线槽;18-上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除非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规材料和加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8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PDIF接口信号的触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表箱用抱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