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睡功能的课桌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8038.0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勇;刘德鹏;马超;张国锋;辛向山;陈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9/00 | 分类号: | A47B39/00;A47B39/02;A47B4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课桌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睡功能的课桌椅。
背景技术
现有中小学课堂乃至大学课堂所使用的课桌椅多为桌、椅分离式设计,且常采用固定式安装,不易整体移动与重排;再者,由于现有的课桌椅多不具备防睡功能,课堂上部分同学“趴在桌面上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但会耽误自身的学习,而且也会对周边的同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具有防睡功能的课桌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睡功能的课桌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桌子本体以及可升降的椅子本体,所述椅子本体上设置有用以触发椅子本体升降的弹簧锁装置,所述桌子本体经杠杆组件、弹簧锁装置与椅子本体相连接,且所述桌子本体通过杠杆组件启闭弹簧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组件包含支座、架设在支座上的底杆以及与底杆相铰接的顶杆。
进一步的,所述桌子本体包含桌面板、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外套管、穿设在第一外套管的内腔且与桌面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套管,所述第一外套管的内腔在第一内套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伸出第一外套管的弹簧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座与底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椅子本体包含椅面板、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外套管、穿设在第二外套管的内腔且与椅面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二外套管的内腔在第二内套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锁装置包含固定在第二外套管的外管壁上且与第二外套管的内腔相连通的弯管、以及横向设置在第二内套管内部的弹簧销,所述弹簧销的滑动销伸入弯管的出口,所述弯管的内腔紧密排列有若干滚珠,所述顶杆伸入弯管的入口并沿着弯管的内腔往返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内均设置有弹性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套管、第一内套管、第二外套管以及第二内套管均由方管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直径大于弯管的出口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课桌椅一体化设计,便于整体移动、重排;学生上课犯困趴在桌子本体上睡觉时,使桌面板在原来高度上下降,本实用新型将通过桌子本体与椅子本体之间的杠杆组件、弹簧锁装置,使椅面板在原来高度上突降,以实现防睡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局部A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局部B构造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桌子本体,21-桌面板,22-第一外套管,23-第一内套管,24-第一弹簧,3-椅子本体,31-椅面板,32-第二外套管,33-第二内套管,34-第二弹簧,4-弹簧锁装置,41-弯管,42-弹簧销,43-滚珠,5-杠杆组件,51-支座,52-底杆,53-顶杆,6-弹簧座,7-万向脚轮,8-弹性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防睡功能的课桌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桌子本体2以及可升降的椅子本体3,所述椅子本体3上设置有用以触发椅子本体3升降的弹簧锁装置4,所述桌子本体2经杠杆组件5、弹簧锁装置4与椅子本体3相连接,且所述桌子本体2通过杠杆组件5启闭弹簧锁装置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杠杆组件5包含支座51、架设在支座51上的底杆52以及与底杆52相铰接的顶杆5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桌子本体2包含桌面板2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第一外套管22、穿设在第一外套管22的内腔且与桌面板21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套管23,所述第一外套管22的内腔在第一内套管2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与伸出第一外套管22的弹簧座6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座6与底杆52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椅子本体3包含椅面板3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第二外套管32、穿设在第二外套管32的内腔且与椅面板31固定连接的第二内套管33,所述第二外套管32的内腔在第二内套管3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复位上升的高度大于第二弹簧34压缩后顶端与弯管41的出口之间距离,使得一旦外压去除,所述第二弹簧34复位,所述弹簧销42的滑动销伸入弯管41的出口,本实用新型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8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图像拼接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卡合式折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