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结构式同步回转混输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7116.5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8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丰泰流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56 | 分类号: | F04C2/356;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式 同步 回转 混输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腔结构式油气混输泵。
背景技术
在石油行业,原油、天然气、水及各种粘稠物质难以实现单一管线混合输送,会造成大量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以及套管气排放形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浪费。
传统的密闭集输采用油气分输,即用离心泵输油,油走油管线;压缩机输送气体,走气管线。随着螺杆泵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一些油田积极推广螺杆泵油气混输技术,该技术不需要一整套气液分离设备、压缩机设备和专用输送管道,利用原有集输管网实现油气混输,将输油泵的输液功能及压缩机的输气功能集于一体,有效集中资源,提高油田密闭率,减少油气损耗,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集输方式。但是螺杆泵混输输送压力较低,不能适应较高压力输送,也不能实现较高排量输送。要实现高压力输送需增大螺杆泵体积、加长泵体;因此螺杆泵的使用受到很大局限;螺杆长度太长加工制造难度大,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磨损率小的三腔结构式同步回转混输泵。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腔结构式同步回转混输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空心圆柱结构的偏心转筒,所述偏心转筒内设有主轴和陶瓷隔板,所述陶瓷隔板将偏心转筒分隔出三个容腔,所述偏心转筒上方设有滚动隔离机构,所述滚动隔离机构由青铜隔板分割成三腔结构、其包括轴承、活片体、支撑板、定位杆,所述轴承、活片体通过支撑板和定位杆固定,所述活片体的上端设有磁头和导向弹簧,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偏心转筒上方,在轴承两侧设有介质流体孔,介质流体孔的输出口处装有弹性止流板。
所述泵体的左右两端和顶部分别通过左端盖、右端盖和封盖密封。
所述主轴两端为阶梯轴结构。
所述活片体两侧设置有储液槽。
述所述泵体上设有油冷却箱,所述油冷却箱与主轴间开设有泄油孔。
所述导向弹簧安装在弹簧孔中,所述弹簧孔处开设有深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其工作形式与三缸双作用往复泵相似,具有较高的输送效率;二是其主轴弯矩分布均匀,运转平稳;三是采用独特的偏心转筒结构,排气压力高,易损件少;四是流量脉动小,排液量持续稳定。另外,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密封性和运转自吸性能,该泵输送的介质及应用的场合可多样化,能够满足食品、饮料、医药及化工等行业中的耐腐蚀场合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滚动隔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活片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三腔结构式同步回转混输泵,包括泵体3,所述泵体3内设有空心圆柱结构的偏心转筒2,所述偏心转筒2内设有主轴1和陶瓷隔板10,所述陶瓷隔板10将偏心转筒2分隔出三个容腔,所述偏心转筒2上方设有滚动隔离机构5,所述滚动隔离机构5由青铜隔板9分割成三腔结构、其包括轴承11、活片体12、支撑板13、定位杆14,所述轴承11、活片体12通过支撑板13和定位杆14固定,所述活片体12的上端设有磁头16和导向弹簧15,所述轴承11位于所述偏心转筒2上方,在轴承11两侧设有介质流体孔18,介质流体孔18的输出口处装有弹性止流板17。
本实用新型中,在泵的主轴1设计上,一方面合理安排主轴1的受力情况,降低最大弯矩(Mmax)的数值。由附于同轴的只平键联接偏心转筒2并作圆周运动,平键槽依次以120°周向分布,使主轴1弯矩较单腔主轴分布均匀、合理,从而避免了大挠度变形和应力集中;另一方面采用等强度梁的概念,按弯矩分布设计截面大小,采用阶梯轴结构,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并减轻自重。该泵主轴结构如图3所示。
所述偏心转筒2为空心圆柱结构,区别于一般转子泵(叶片泵、齿轮泵等)的转子,该结构不受定子与转子的型线制约,无瞬时阶跃跳动,无闭死容积,使泵运行平稳、可靠性好。偏心转筒2的柱面与两端面加工工艺简单,既易形成轴向和径向密封,从而保证泵具有较高的排出压力和良好的自吸性能,又使泵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所述滚动隔离机构5采用滚动结构替代传统滑动结构,可以减少机件的磨损率。介质输出口设置弹性止流板18,可以降低三腔输出压力的相互影响;并在泵出口管路出现阻塞,产生高压回流时,可以短时间内避免高压介质对泵内部件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丰泰流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丰丰泰流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7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轴承部件
- 下一篇:同步回转混输泵变频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