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16157.2 | 申请日: | 2015-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坛 |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 地址: | 514089 广东省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气泡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
背景技术
燃油气化炉是一种主要以柴油、煤油为燃料的炉具,现有的技术中,通常在燃烧炉具的前面加装气化的设备,使液体的油料转化为气体,再通过风机将气化的油料吹入气化炉内进行燃烧,风机工作产生巨大的噪音的同时,容易产生转化不充分的问题。燃烧时,气化不完全的油料容易泄露,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重力气泡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包括外罩,在外罩内设有燃烧筒,外罩内壁与燃烧筒外壁之间配合形成封闭的储气腔;在储气腔内的燃烧筒外壁沿周向设有气化罩,气化罩和燃烧筒外壁配合形成环形的汽化室,汽化室上端与储气腔导通;在汽化室上侧的储气腔内设有与汽化室相导通的燃油分流器,燃油分流器通过入油嘴与外部燃油源管路连接;在燃烧筒底部近端部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储气腔导通的气态燃料输出孔,在燃烧筒内底部设有助燃空气分流结构。
上述的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中,所述燃油分流器由设置在燃烧筒外壁且截面为L形的环形板与燃烧筒外壁配合形成;环形板与燃烧筒的接触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出油孔,出油孔内的燃油沿燃烧筒外壁流入汽化室。
上述的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中,所述汽化室沿径向的宽度为0.5-8mm。
上述的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中,所述助燃空气分流结构由设在燃烧筒内底部中心且中空的空气分流柱及均布在空气分流柱外壁上的空气输出孔组成;在燃烧筒底部设有与空气分流柱内径相适应的通孔,在通孔外围的燃烧筒外底部设有与外部助燃空气源连接的助燃空气接头。
上述的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中,所述助燃空气分流结构外围的燃烧筒底部设有点火针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燃油分流器和汽化室配合,燃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燃油分流器中沿燃烧筒外壁流入汽化室内,燃烧筒内的高温火焰将温度传递到汽化室中,使燃油汽化,汽化后的燃油从气态燃料输出孔进入燃烧筒内与空气交错混合燃烧;在汽化室中没有完全气化的热油受重力的作用停留在汽化室底部,在高温的作用下沸腾并产生气泡,气泡向上运动的同时加快液体受热面,使液体能够快速汽化;通过设置助燃空气分流结构,使燃油的燃烧更加充分,噪音更低,排放更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外罩1、燃烧筒2、通孔2a、储气腔3、气化罩4、汽化室5、燃油分流器6、环形板6a、入油嘴7、气态燃料输出孔8、助燃空气分流结构9、空气分流柱9a、空气输出孔9b、出油孔10、助燃空气接头11、点火针安装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力气泡气化炉,包括外罩1,在外罩1内设有燃烧筒2,外罩1内壁与燃烧筒2外壁之间配合形成封闭的储气腔3;在储气腔3内的燃烧筒2外壁沿周向设有气化罩4,气化罩4和燃烧筒2外壁配合形成环形的汽化室5,汽化室5上端与储气腔3导通;优选的,所述汽化室5沿径向的宽度为0.5-8mm。
在汽化室5上侧的储气腔3内设有与汽化室5相导通的燃油分流器6,燃油分流器6通过入油嘴7与外部燃油源管路连接;因炉头的特殊结构使其可实现超低压供油,供油方式可分二种,挂油箱或油泵驱动。实测:挂油箱以炉头高一米方可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油分流器6由设置在燃烧筒2外壁且截面为L形的环形板6a与燃烧筒2外壁配合形成;环形板6a与燃烧筒2的接触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出油孔10,出油孔10内的燃油沿燃烧筒2外壁流入汽化室5。在燃油分流器6的上端与汽化室5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溢出口,在在燃油分流器6中汽化的燃油能从溢出口进入到汽化室5中。
在燃烧筒2底部近端部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储气腔3导通的气态燃料输出孔8,在燃烧筒2内底部设有助燃空气分流结构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燃空气分流结构9由设在燃烧筒2内底部中心且中空的空气分流柱9a及均布在空气分流柱9a外壁上的空气输出孔9b组成;在燃烧筒2底部设有与空气分流柱9a内径相适应的通孔2a,在通孔2a外围的燃烧筒2外底部设有与外部助燃空气源连接的助燃空气接头11。优选的,外部助燃空气源为鼓风机。空气分流柱9a的外壁和外围的燃烧筒2底部配合形成预热油托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坛,未经朱文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6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