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922.7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颐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 人体 全向 移动 输入 平台 悬臂 机身 | ||
1.一种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本悬臂式机身包括设置在万向跑台(1)一侧的立柱(2),所述的立柱(2)上设有位于万向跑台(1)上方并能安装人体连接装置(3)的悬臂(4),且当人体连接装置(3)连接于悬臂(4)上时所述的人体连接装置(3)位于万向跑台(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与悬臂(4)之间设有能调节悬臂(4)高度的高度调节结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架(21),在竖直支架(21)的外围设有筒状竖罩(21a),所述的悬臂(4)包括悬臂支架(41),所述的悬臂支架(41)上端设有位于万向跑台(1)上方的悬臂罩(41a),所述的竖直支架(21)与悬臂支架(41)活动连接,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5)设置在竖直支架(21)与悬臂支架(4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支架(21)包括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下杆体(211),各下杆体(211)通过下横向定位结构(212)相连;所述的悬臂支架(41)包括至少两根上杆体(411),各上杆体(411)通过上横向定位结构(412)相连,所述的上杆体(411)的上端弯曲且上端的端部汇聚至偏离于垂直方向位置并固连在一起,所述的悬臂罩(41a)固定在上杆体(41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与下杆体(211)平行的阻尼缸(51),所述的阻尼缸(51)的驱动杆(52)与悬臂支架(4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与悬臂(4)之间还设有高度定位结构(6)。
7.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定位结构(6)包括设置在下杆体(211)外围部上的至少一个定位座(61),每个定位座(61)上设有能够穿设下杆体(211)外壁后抵靠在上杆体(411)外壁上的阻滑块(62),所述的定位座(62)上还设有能够驱动阻滑块(6)径向移动的螺栓(63)。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上连接有螺套,所述的螺套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的丝杆上端与悬臂支架(41)相连;或者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上连接有齿轮,所述的齿轮与齿条相连,所述的齿条上端与悬臂支架(4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竖罩(21a)的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在筒状竖罩(21a)的底部设有向万向跑台(1)延伸的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的悬臂式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罩(41a)呈横向设置的7字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颐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颐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9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登杆防脱落脚扣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瑜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