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设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14780.4 | 申请日: | 2015-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庄子宝;吴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设有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设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由于空调多联机内外机系统搭配、安装形式多样,使用环境也各有区别,实际制冷运行状态下经冷凝器换热后的冷媒往往是不连续的气液两相流。气液两相的冷媒经过内外机连接管进入室内侧,由于气液两相流速不一致,尤其是在弯位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出现气液两相分离,这不仅导致室内机产生明显的冷媒流动噪声,影响空调的噪声和音质,也会导致冷媒分流不均,从而影响空调的能力和能效。
一方面为了存储多余的冷媒,另外一方面也为了满足进入室内机的冷媒是液态,降低冷媒噪声。如图1-2所示,现有部分空调多联室外机在室外机冷凝器10及室外机电子膨胀阀12后一般会连接一个高压罐13。该高压罐13包括:高压罐筒体131、高压罐进气管132及高压罐出气管133;高压罐进气管132和高压罐出气管133均插入至高压罐筒体131的底部,与底盘距离较近。当气液两相冷媒从高压罐进气管132高速喷射进入高压罐筒体131内,会在罐体,尤其是罐体底部形成两相湍流。由于高压罐出气管133也紧靠罐体的底部,所以通过高压罐出气管133排出的冷媒仍旧为两相流,甚至在高速气流间隙冲击下形成随机的气液间歇冲击流,从而导致室内机音质更加恶化,分流更加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使得能够高效实现气液分离功能,减少因为气液两相流引发的各种冷媒噪声,大大提高空调的使用舒适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筒体、过滤单元、输入管、输出管、第一回气管及第二回气管;所述过滤单元设置于筒体内,且将所述筒体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输入管与第一回气管分别连通于所述上腔体;所述输出管与第二回气管分别连通于所述下腔体。
其中,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网及挡液板,所述挡液板设置于筒体的中部,且在挡液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过滤网位于挡液板上。
其中,所述过滤网朝向所述上腔体的一面为凸起状。
其中,该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直管,所述直管与所述输入管及输出管并联连接;在所述直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与空调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一致;在所述输入管及输出管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与空调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输入管沿所述筒体侧壁的切向插入且与所述上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回气管与上腔体的顶部连通,所述输入管位于第一回气管的下方。
其中,所述输出管与下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气管位于输出管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回气管与第二回气管均连通于一回气管道,所述回气管道与空调器的低压罐连接。
其中,所述回气管道设有毛细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液分离器可以实现稳定冷媒流动,确保在制冷模式下从室外机进入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冷媒相态为液态,减少因为气液两相流引发的各种冷媒噪声,确保分配器分流更为均匀,大大提高空调的使用舒适性。而且,该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阻力小等优点。利用过滤网及挡液板提高气液分离效率,混合制冷剂经过滤网时,就像过筛一样,气态制冷剂与液态制冷剂再次进行分离,实现二次分离作用,从而充分提高气液分离效率。此外,该气液分离器还并联一个直管,应用时形成两条管路,并在单向阀的控制下,满足空调器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进行工作,其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空调器循环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现有高压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循环系统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