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牡蛎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192.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业;赵英捷;李衍平;任克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市曙光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王铎;孙洪叶 |
地址: | 26141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牡蛎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贝类养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单体牡蛎养成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单体牡蛎即游离的、无固着基的牡蛎。牡蛎具有群聚的生活习性,常多个牡蛎固着在一起,由于生长空间的限制,壳形极不规则,大大地影响了美观,也影响牡蛎的品质和市场价格。群聚还造成牡蛎在食物上的竞争,影响其生长速度。单体牡蛎由于其游离性而不受生长空间的限制,因而壳形规则美观,大小均匀,易于放养和收获,也提高了牡蛎的品质和价格。
目前,单体牡蛎的养成一直采用扇贝养成网笼,但由于单体牡蛎养成过程中,牡蛎壳边缘极锋利易把网笼割破,一方面造成养成单体牡蛎的大量丢失,另一方面造成养成笼损坏,无法继续使用,另外采用扇贝养成笼养殖单体牡蛎操作不便,收获时取出牡蛎麻烦费工、费力,上述原因制约了单体牡蛎养殖业的发展;专利号CN204119993U公开了一种单体牡蛎养成用的网箱,包括聚乙烯塑料制成的箱体,箱体上部设有聚乙烯塑料制成的箱盖,箱盖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箱体上的锁扣,箱体上还设有聚乙烯制成的吊绳,该专利适用于单体牡蛎的养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养殖管理时网箱的稳定性差,在海区受风浪冲击很易偏向一侧,容易造成单体牡蛎堆积,影响牡蛎生长,收获时劳动强度大,一人不易提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宜单体牡蛎养成装置,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且便于放取单体牡蛎,以克服现有的单体牡蛎养殖存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特征为;
一种单体牡蛎养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通过连轴相互连接的上网笼和下网笼,所述上网笼和下网笼均为一面开口的笼体,所述上网笼上设有锁挂钩,下网笼对应地设有锁扣,所述锁挂钩勾住对应锁扣,使得上网笼和下网笼开口面相互紧密扣合。
所述的上网笼还设有吊绳,方便悬挂该装置,使用简单。
所述的上网笼和下网笼均为长80-100cm、宽30-40cm、高25-30cm的长方体笼体。上、下网笼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形状和尺寸,适合养殖牡蛎即可。
所述的上网笼和下网笼是由孔径为1.0-2.0cm的聚乙烯硬塑料制成,该材质强度高,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吊绳为聚乙烯塑料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管理,上、下两网笼均可放置单体牡蛎苗,利用锁挂钩和锁扣,将两网笼紧密扣合,操作方便,取出牡蛎便利,省工省力。另外,本实用新型水交换能力强,牡蛎生长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网笼,2-下网笼,3-锁挂钩,4-吊绳,5-锁扣,6-连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连轴6相互连接的上网笼1和下网笼2,两者由孔径为1.0-2.0cm的聚乙烯硬塑料制成,均为长80-100cm、宽30-40cm、高25-30cm的长方体框架;所述上网笼1和下网笼2均为一面开口的笼体,所述上网笼1上设有锁挂钩3,下网笼2对应地设有锁扣5,所述锁挂钩3勾住对应,使得上网笼1和下网笼2开口面相互扣合;所述的上网笼1还设有聚乙烯塑料吊绳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上、下两网笼内放入单体牡蛎苗,将锁挂钩3勾住锁扣5,上、下两网笼扣合成一体,然后通过吊绳4将该装置挂在筏架上,进行单体牡蛎养殖,经1.5-2.0年养成,即可收获。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市曙光渔业有限公司,未经莱州市曙光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电路板磁场环境测试夹具的手动磁测机构
- 下一篇:按键测试系统辅助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