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七总皂苷转化活性菌株微量发酵筛选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102.8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艳;郭从亮;崔秀明;武双;王承潇;杨野;曲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七 皂苷 转化 活性 菌株 微量 发酵 筛选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七总皂苷转化活性菌株微量发酵筛选容器,属于微量发酵筛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皂苷转化活性菌株的筛选方法多采用三角瓶、试管等容器添加培养基加塞灭菌后摇床发酵,这些常规发酵用容器一般体积较大,范围从几毫升至几升不等,相比之下,所需培养基多,且摇床培养周期长,一般需要12天左右,且需要接种培养1-2天待菌种扩大后才可接入转化底物皂苷,这给单一菌株发酵转化带来二次污染风险;同时,常规转化发酵结束后,一般需要对发酵液进行超声、抽滤、萃取和浓缩后才可进行TLC检测,这些操作耗时耗能耗材,且操作过程易造成转化产物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规皂苷转化活性菌株所用容器体积较大,所需培养基多,摇床培养周期长,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三七总皂苷转化活性菌株微量发酵筛选容器,所述筛选容器为改进后的离心管,离心管的盖体上设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0.5-2.0mm;盖体内侧填充脱脂棉片,脱脂棉片与盖体上凹槽紧密贴合,脱脂棉片的厚度不超过凹槽,离心管内设有一颗或两颗玻璃珠,玻璃珠的直径为2.0mm-4.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容器的具体使用过程:发酵离心管(内含量玻璃珠)灭菌→依次添加无菌转化底物皂苷、无菌培养基→接入少量发酵菌→摇床发酵2-6天;发酵结束后,可直接在发酵离心管中添加少量发酵转化产物萃取剂(水饱和正丁醇),涡旋混合(一般20s-60s),然后采用离心技术,使萃取相与水相分层,最后可取上层水饱和正丁醇相进行TLC检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快速便捷检测发酵转化产物和检测发酵菌株的转化活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实现节能快速检测转化发酵底物和筛选鉴别菌株底物皂苷转化活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心管;2-盖体;3-小孔;4-凹槽;5-玻璃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三七总皂苷转化活性菌株微量发酵筛选容器为改进后的离心管,离心管的盖体上设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0.4mm;盖体内侧填充脱脂棉片,脱脂棉片与盖体上凹槽紧密贴合,厚度不超过凹槽,离心管内设有两颗椭球形玻璃珠,玻璃珠的直径为0.3mm,如图1~2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三七总皂苷转化活性菌株微量发酵筛选容器为改进后的离心管,离心管的盖体上设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0.3mm;盖体内侧填充脱脂棉片,脱脂棉片与盖体上凹槽紧密贴合,厚度不超过凹槽,离心管内设有一颗倒置的水滴形玻璃珠,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酸酯橡胶模具注胶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培养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