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2577.3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国;顾建文;王妮;程刚戈;黄永安;董连强;周岩;马宏伟;张晖;王宇博;舒成;赵明月;张嘉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国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0014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室 额角 穿刺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侧脑室额角穿刺是神经外科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及脑室外引流手术的常见操作。额角穿刺的位置、角度、深度等参数,是脑室腹腔分流及脑室外引流手术成败的关键。
额角穿刺理想的位置为同侧侧脑室门氏孔(即Monro孔)前,远离脑室内脉络丛及侧脑室壁。常用的方法是徒手穿刺,穿刺点为发际内2cm、头颅正中线外侧2.5cm。穿刺操作时,将穿刺针在斜冠状平面指向对侧内眦,在矢状平面通过双侧外听道连线,缓慢进针约4cm左右有脑脊液溢出,再向前放入约1.5cm左右。操作者需要凭自己主观感觉,把握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的角度,即使是高年资医生也难以找准理想的穿刺位置,更何况初级医生。因此,出现穿刺角度偏差的情况屡见不鲜,国外文献报道,理想穿刺的比例仅为40%左右。
当然,在设备健全的医院中也可以使用立体定向仪、术中超声、导航仪等仪器来辅助进行穿刺操作,这样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但由于存在花费高、操作繁琐、耗费时长等因素,很大一部分国内外的患者没有条件使用上述医疗设备,而在条件简陋、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少手术也无法及时配备上述医疗设备。
针对以上的问题,一些医生曾设计、制作了较为简单的用于侧脑室额角穿刺的辅助装置。
举例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穿刺定向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穿刺定向仪由标有角度刻度的半圆形主板来确定穿刺导管的穿刺方向,该半圆形主板上的穿刺导管始终指向双侧外耳道的中点。然而,理想的Monro孔并不在穿刺点与双侧外耳道中点的连线上,所以穿刺定向仪理论上即存在较大的误差。
再如,图2为现有技术的穿刺导向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穿刺导向器在两个立臂上设置横梁,穿刺套筒垂直设置在横梁上,穿刺器具沿着穿刺套筒的中心通孔进行穿刺。然而,侧脑室额角穿刺在斜冠状面上是有一个倾斜角度的,这样才能保证脑室插管尖端与侧脑室壁不接触,此穿刺导向器是一个垂直穿刺,难以保证穿刺理想位置。
因此,设计一种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高穿刺精度的穿刺辅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穿刺引导装置设备或者过于昂贵、或者导向误差大、或者引导穿刺角度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包括CT机、固定支架、定位装置、角度盘和穿刺导管;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轴向为Y方向,垂直于所述Y方向为X方向;所述角度盘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所述角度盘能够分别沿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平移,以及能够绕所述X方向旋转;所述穿刺导管安装在所述角度盘上,且所述穿刺导管能够沿所述角度盘的刻度调整偏转角度。
进一步,所述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还包括能够绕所述角度盘周向旋转的定位滑块,所述穿刺导管分别连接所述定位滑块与所述角度盘的圆心,使所述穿刺导管能随着所述定位滑块绕所述圆心旋转。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穿刺导管通过定位滑块绕角度盘的圆心旋转,即由两点确定该穿刺导管的偏移角度,加强了角度定位精度,且提高了穿刺导管的平稳性。
优选地,所述角度盘为四分之一圆盘。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穿刺点在矢状缝左侧或右侧及冠状缝前1厘米左右,而穿刺导管偏离Y方向的角度即穿刺角度不大于90度,故角度盘为四分之一圆盘即可满足穿刺的要求,同时还不占用多余的手术空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水平调整板;所述水平调整板的一端与所述角度盘连接,另一端与横杆铰接,令所述水平调整板可绕所述横杆的轴向旋转;所述横杆与X方向平行且与所述固定杆铰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手术中,患者仰躺于手术台,要求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位于患者头的额顶部,而水平调整板可绕连接在固定杆上的横杆旋转,实现了调整侧脑室额角穿刺引导装置整体设备的水平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国,未经张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2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椎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医用旋切刀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