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移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764.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胡乃松;王向东;杨军;宋成立;吴月辉;谷秀峰;汤东波;白项松;司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胡乃松;王向东;杨军;宋成立;吴月辉;谷秀峰;汤东波;白项松;司树军 |
主分类号: | H02K5/26 | 分类号: | H02K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移位 | ||
技术领域
一种电动机移位器属于电动机移位专业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抽油机生产运行中,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核心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换皮带等操作,完成这些操作均需要移动电动机,而传统移动电动机的方法需要两个人用两支撬杆以相同的力度同时撬动电动机,这种操作方式具有以下三方面缺点:
第一、必须要有两个人才能完成撬动电动机的操作,浪费人力;
第二、两个人力度不一致时,容易出现电动机脱离滑轨的现象;
第三、翘杆是独立于电动机系统的工具,不仅容易丢失,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动机移位器,该移位器不仅一人就可以操作,节省人力,而且不会出现电动机脱离滑轨的现象,同时与电动机系统相结合,不会丢失,也没有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机移位器,由固定板、固定块、以及顶丝组成;
所述的固定板为“L”形,底部设置有能够穿过电动机固定螺丝的第一通孔,侧面设置有能够插入顶丝的第二通孔;
所述的固定块两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三通孔,螺栓插入第三通孔后,旋拧在电动机滑轨上,实现固定块与电动机滑轨相对位置固定;固定块中间设置有旋拧顶丝的螺纹通孔;
所述的顶丝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堵帽,另一侧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中配有插杆。
上述电动机移位器,所述的堵帽为螺母,焊接在顶丝的端部。
有益效果:
第一、只需要一个人来旋转插杆,即可移位电动机,节省人力;
第二、由于电动机的移位有螺纹精确控制,因此不会出现电动机脱离滑轨的现象;
第三、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移位器与电动机和电动机滑轨安装在一起,不会丢失,也没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机位移器安装于电动机系统上时的俯视图。
图2是电动机位移器的正视图。
图中:1固定板、2固定块、3顶丝、31堵帽、32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电动机移位器,俯视图如图1所示,正视图如图2所示;由固定板1、固定块2、以及顶丝3组成;
所述的固定板1为“L”形,底部设置有能够穿过电动机固定螺丝的第一通孔,侧面设置有能够插入顶丝3的第二通孔;
所述的固定块2两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三通孔,螺栓插入第三通孔后,旋拧在电动机滑轨上,实现固定块2与电动机滑轨相对位置固定;固定块2中间设置有旋拧顶丝3的螺纹通孔;
所述的顶丝3靠近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有堵帽31,另一侧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中配有插杆32。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电动机移位器,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堵帽31为螺母,焊接在顶丝3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电动机位移器的工作原来在于:通过向固定板1方向旋拧顶丝3,使顶丝3上的堵帽31顶在电动机底座,进而推动电动机;通过向固定板1反方向旋拧顶丝3,使顶丝3的堵帽31顶在固定板1的侧壁,进而拉动电动机。
至于本实用新型电动机位移器如何安装于电动机系统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知道的,因此本申请不再绘制将电动机位移器安装于电动机系统上的装配图。
计算本实用新型电动机位移器的经济效益,按1口井日产油3吨计算,每分钟影响油量是0.002吨。即使采用本实用新型电动机位移器比传统方法节省15分钟,影响油量就是0.03吨。如果1口井每月只调整2次电机,一年影响油量就是0.72吨。按每吨油3500元计算,对于拥有220台抽油机的单位,一年影响油量就是55.44万元。而每个电动机位移器的成本又不高,甚至可以用边角废料来加工,那么本实用新型电动机位移器至少能给该单位创造55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胡乃松;王向东;杨军;宋成立;吴月辉;谷秀峰;汤东波;白项松;司树军,未经李英;胡乃松;王向东;杨军;宋成立;吴月辉;谷秀峰;汤东波;白项松;司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