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及上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012.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3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明;李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装置 上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装置及上盘系统。
背景技术
灭菌物流线是洗灌封联动线与后续灯检、包装线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从灌封机出来的药瓶需进行上瓶装盘才能进行灭菌,即在灭菌、冻干等生产线上必须要设置上瓶装盘系统。
现有上瓶装盘系统中的托瓶盘为了上瓶装盘或下瓶卸盘的方便性,一般会将托瓶盘的两侧设置为开式结构,开式结构的托瓶盘可与进瓶端保持平齐,提高了上瓶装盘的平稳性和效率;而开式结构的托瓶盘也可与出瓶端保持平齐,提高了下瓶卸盘的平稳性和效率。但是,上述结构的托瓶盘仍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由于托瓶盘的两侧为开式结构,相当于瓶体被放置在一个两端开口的U型腔中,当送瓶进入托盘时,瓶体会从出口端跌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可防止瓶体倾倒跌落的托盘装置及上盘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托盘装置,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相对的两端分设有进瓶端和出瓶端,所述进瓶端和出瓶端的两侧边均设有两个套接柱,同端的两个套接柱内套装有用于挡瓶的升降挡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升降挡杆为U型挡杆,所述U型挡杆的侧杆套装于套接柱中、且U型挡杆下降后其横杆与盘体的托瓶面平齐。
所述升降挡杆为U型挡杆,所述盘体上开设有套腔,所述U型挡杆的侧杆套装于套接柱中、且U型挡杆下降后其横杆位于所述套腔内。
所述套接柱中装设有导向杆,所述U型挡杆的侧杆活动套装于导向杆外部。
所述导向杆外部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U型挡杆的侧杆底部开设有套于所述复位弹簧端部的沉槽。
所述套接柱顶部装设有用于防止升降挡杆在上升过程中脱出的盖板。
所述U型挡杆的侧杆上装设有伸出至套接柱外部的连接柱,所述套接柱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避让连接柱的避让孔。
一种上盘系统,包括机架、定位组件和如上述的托盘装置,所述盘体的两侧板分别通过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驱动气缸、连接板和定位柱,所述盘体的两侧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驱动气缸装设于机架上,所述连接板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位柱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连接板带动定位柱插于定位孔内或退出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托盘装置,使用时,将升降挡杆与驱动部件连接,先启动驱动部件使进瓶端的升降挡杆沿该端的套接柱下降、使出瓶端的升降挡杆沿该端的套接柱上升,此时,瓶体能够平稳的从进瓶端进入至盘体中,当上瓶装盘完成后,再启动驱动部件使进瓶端的升降挡杆沿该端的套接柱上升,两端的升降挡杆会对盘体的进瓶端和出瓶端进行围挡,从而对盘体内的瓶体进行约束定位,当需要下瓶卸盘时,再启动驱动部件使进瓶端和出瓶端的升降挡杆沿套接柱下降,使瓶体从盘体的出瓶端平稳卸出。较传统的开式结构的托瓶盘而言,该结构利用升降挡杆使整个托盘装置在上瓶装盘后可对瓶体形成四面围挡,当需要下瓶卸盘时,整个托盘装置又可形成两端开口的开式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上瓶装盘和下瓶卸盘的平稳性和效率时,又可防止瓶体倾倒跌落,大大降低了碎瓶率。本实用新型的上盘系统,包括机架、定位组件和如上述的托盘装置,盘体的两侧板分别通过两组定位组件安装于机架上。因此具备上述托盘装置相应的技术效果,而且,定位组件的设置使得能对托盘装置进行快速定位,大大提高了托盘装置装卸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升降挡杆处于高位)。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升降挡杆处于低位)。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升降挡杆处于高位)。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上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活塞浇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