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定位的插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9864.9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史泽华;谭文兴;万华新;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良辉科技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639;H01R13/10;H01R13/46;H01R13/213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漏电 保护 插头 连接 定位 插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用电安全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定位的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之类的厨卫家电通常都配有漏电保护插头,这些家电取电是通过漏电保护插头的铜插销与市电电源插座内孔铜弹片的接触来实现的,由于漏电保护插头内部设有电子线路控制线路板、电磁脱扣与锁扣机构、固定铜插销的装置及与电源连接和固定的装置,因此漏电保护插头比普通插头高和重许多,并且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加,产品外形体积和重量也做得越来越大,并且装配在漏电保护插头上的电源线也有重量,因此,使用时当把漏电保护插头插上电源插座后,受漏电保护插头自身重力和电源线重力的影响,漏电保护插头将可能没有完全与插座接触,造成漏电保护插头倾斜偏移而直接影响到插头与插座的可靠接触,从而导致插头插座接触不良,温升过高烧坏,从而引发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定位的插座结构,它能使漏电保护插头定位于相匹配的插座面板上,从而能防止漏电保护插头相对于插座插孔上下倾斜、左右摇摆、甚至松脱,达到插头插座连接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具有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定位的插座结构,包括设有插座面板、接线座套、接线座及其固定螺丝,插座面板上设有与漏电保护插头的铜插销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座面板上设有一下沉的凹部,所述设在插座面板上与漏电保护插头的铜插销匹配的插孔设在插座面板的下沉凹部上,使用时,漏电保护插头的铜插销插入设在插座面板上的插孔内,漏电保护插头的外壳嵌入所述插座面板的下沉凹部内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头与电源插座之间的连接定位结构由于在插座面板上设有下沉凹部,从而能防止漏电保护插头相对于电源插座插孔上下倾斜、左右摇摆、甚至松脱,避免了漏电保护插头与电源插座插孔接触不可靠造成温升过高,烧坏漏电保护插头和插座而引发用电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定位的插座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具有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定位的插座结构由插座面板1、接线座套2、相线(L线)接线座4-1及其固定螺丝5-1、零线(N线)接线座4-2及固定螺丝5-2、地线接线座4-3及其固定螺丝5-3组成。在插座面板1上设有与漏电保护插头的铜插销匹配的相极铜脚插孔6-1、零极铜脚插孔6-2、接地极铜脚插孔6-3,在插座面板1上还设有一下沉凹部3,所述设在插座面板1上与漏电保护插头铜插销匹配的相极铜脚插孔6-1、零极铜脚插孔6-2及接地极铜脚插孔6-3均设在插座面板1的下沉凹部3上。使用时漏电保护插头的铜插销插入设在插座面板1的下沉凹部3上的相极铜脚插孔6-1、零极铜脚插孔6-2及接地极铜脚插孔6-3内,漏电保护插头的外壳嵌入插座面板1的下沉凹部3内定位。使用时,当把漏电保护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时,由于漏电保护插头的外壳嵌入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面板1内,使得漏电保护插头与本插座之间的连接被定位,避免出现漏电保护插头与插座之间插接不到位、插接上下倾斜、左右摇摆的现象发生,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与漏电保护插头之间的电气连接平稳、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良辉科技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良辉科技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9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