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湖泊浅水区底泥原位掩蔽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9065.1 | 申请日: | 201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清;吴丰昌;沈佳佳;穆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泊 浅水 区底泥 原位 掩蔽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水体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湖泊浅水区底泥原位掩蔽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原位覆盖技术是通过物理掩盖和吸附控制水体底泥中污染物释放,覆盖层是原位修复技术的核心部分,近年来在选取掩蔽材料时,越来越注重材料覆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故设计覆盖厚度越来越薄,这就要求施工精度需要大幅提高,在提高施工精度的同时还需要均匀覆盖水体底部复杂的地形。
传统的底泥覆盖处理技术已在水体内源控制领域得到应用,但存在诸多问题:
1、覆盖材料的投加多采用赶上施工,施工距离时,远成本较高;
2、覆盖材料的投加不能实现定量化,且无法满足水底复杂的地形,覆盖不均匀覆盖效率差。
3、覆盖过程中很容易扰动底泥,加剧二次污染,另外细小颗粒的覆盖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易引起浮尘,危害施工人员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覆盖材料可以量化控制病情减少二次污染的施工设备,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湖泊浅水区底泥原位掩蔽投料装置,包括动力船,动力船头部设有控制室;动力船中部设有储料仓、转运匀料箱和匀浆池,所述的储料仓和转运匀料箱之间安装有转运装置,转运匀料箱和匀浆池之间安装匀料传输装置;匀浆池出料口与扩散匀浆撒布装置连接,匀浆池出料口有出浆控制装置;扩散匀浆撒布装置安装在动力船尾部;匀浆池还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与水泵连接,进水管上有控水阀。
所述的转运匀料箱出口安装有匀料控制装置。
所述的匀料控制装置为安装在转运匀料箱出料口的上下活动的挡板。
所述的扩散匀浆撒布装置安装有投浆水平控制器和出浆水平控制器。
所述的扩散匀浆撒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一端为浆料进口,浆料进口与匀浆池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为浆料出口,底板上沿着浆料进口到浆料出口纵向分布有多个匀料导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湖泊浅水区底泥原位掩蔽投料装置,以动力船作为平台,利用转运匀料箱和匀浆池等装置,结合水混的方法将物料匀浆后通过扩散匀浆撒布装置进行投料撒布,该装置机械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施工精度和覆盖均匀,并可以进行多材料复杂精细化覆盖,提高了覆盖材料的固定效率,且长期有效;同时降低了污染底泥覆盖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扩散匀浆撒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湖泊浅水区底泥原位掩蔽投料装置,包括动力船16,动力船16头部设有控制室15;动力船16中部设有储料仓14转运匀料箱7和匀浆池3,所述的储料仓14和转运匀料箱7之间安装有转运装置13,转运匀料箱7和匀浆池3之间安装匀料传输装置4;匀浆池3出料口与扩散匀浆撒布装置1连接,匀浆池3出料口有出浆控制装置2;扩散匀浆撒布装置1安装在动力船16尾部;匀浆池3还安装进水管9,进水管9与水泵10连接,进水管9上有控水阀8。
所述的转运匀料箱7出口安装有匀料控制装置6。
所述的匀料控制装置6为安装在转运匀料箱7出料口的上下活动的挡板。
所述的扩散匀浆撒布装置1安装有投浆水平控制器11和出浆水平控制器12。
如图2所示,所述的扩散匀浆撒布装置1包括底板,底板一端为浆料进口,浆料进口与匀浆池3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为浆料出口,底板上沿着浆料进口到浆料出口纵向分布有多个匀料导板17。
转运匀料箱7通过匀料控制装置6挡板的上下活动控制物料的出料量,并通过匀料传输装置4控制物料的出料速度。同时通过水泵10和进水管9向匀浆池3内加水控制物料的料水比例和出浆浓度,通过出浆控制装置2控制出浆量,最后通过扩散匀浆撒布装置1进行浆料扩散投放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9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