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标识功能的防静电离型纸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08891.4 | 申请日: | 2015-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紫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紫晴 |
| 主分类号: | D21H27/30 | 分类号: | D21H27/30;B32B9/04;B32B9/06;B32B27/06;B32B27/10;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标识 功能 静电 离型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离型纸,具体是一种带有标识功能的防静电离型纸。
背景技术
离型纸,又称硅油纸、防粘纸,主要起到隔离带有粘性的物体的作用,在使用时一般需要被剥离、扔弃,适用于电子、汽车泡棉、印刷等行业,在食品、医疗卫生行业也有应用,离型纸的使用范围大部分和具有粘性的物体在一起。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离型纸进行区分,但是现有的离型纸多将区分色彩和标识印刷在外表面,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易磨损造成产品型号不清晰,使得使用过程中产生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标识功能的防静电离型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标识功能的防静电离型纸,包括原纸层、抗静电层、彩色色料层和离型剂层,所述原纸层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有抗静电层,抗静电层的重量为3-4g/m2,其中原纸层一面的抗静电层上覆设离型剂层,原纸层另一面的抗静电层上依次设置彩色色料层和离型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彩色色料层和抗静电层之间设置底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型剂层至少设置一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型剂层硅酮离型剂,且其厚度为0.1-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原纸层为格拉辛纸、高岭土涂布纸或者聚乙烯淋膜纸,其厚度为0.2-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静电层为多元醇酯抗静电层或者季胺盐抗静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在原纸层两面设置抗静电层,使得离型纸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静电,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离型纸本体的一侧设置彩色色料层印刷,使得离型纸本体在使用过程中被区分,提高辨认率,同时可以让使用这准确的了解离型纸本体的使用情况,提高了使用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标识功能的防静电离型纸,包括原纸层1、抗静电层2、底涂层3、彩色色料层4和离型剂层5,所述原纸层1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有抗静电层2,抗静电层2的重量为3-4g/m2,其中原纸层1一面的抗静电层2上覆设离型剂层5,原纸层1另一面的抗静电层2上依次设置彩色色料层4和离型剂层5,所述彩色色料层4和抗静电层2之间设置底涂层3,通过底涂层3增加彩色色料层4的对比度,使得标识更加清晰。
上述离型剂层5至少设置一面,离型剂层5为硅酮离型剂,且其厚度为0.1-0.3mm;
上述原纸层1为格拉辛纸、高岭土涂布纸或者聚乙烯淋膜纸,其厚度为0.2-0.3mm;
上述抗静电层2为多元醇酯抗静电层或者季胺盐抗静电层。
本实用通过在原纸层1两面设置抗静电层2,使得离型纸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静电,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离型纸本体的一侧设置彩色色料层4印刷,使得离型纸本体在使用过程中被区分,提高辨认率,同时可以让使用这准确的了解离型纸本体的使用情况,提高了使用准确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紫晴,未经林紫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8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