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排盐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8522.5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1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排盐暗管。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荒地资源中盐渍土占有很大比重。盐碱地是指土地盐碱化,即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1%~0.6%时可视为盐碱地,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等。在各级盐碱地中种植植物的成活率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一旦地质为盐碱地,植物成活率低,绿化难度很大。目前,我国盐碱地的面积还在持续不断扩大,包括耕地、林地等等,所以盐碱地改良、利用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一般的排盐暗管在透水过程中易有杂质进入暗管或者堵塞暗管透水口,给排盐工作增加负担,排盐效果不明显,并且成本高,对资源的浪费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排盐暗管,其可以快速过滤杂质,使更多的盐水进入暗管,暗管透水量增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排盐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直径为10厘米~20厘米,所述第二圆环直径为9厘米~19厘米,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底部相切,所述第一圆环顶部设有第一透水槽,所述第二圆环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所述第一透水槽、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长度为9厘米~19厘米,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相连组成单元组,所述管体由若干所述单元组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水槽、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为长方形、菱形、波浪型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水槽、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为长方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与水平地面夹角为0度~15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外表面设有透水膜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水膜层为无纺布或者油麻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排盐暗管,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直径为10厘米~20厘米,所述第二圆环直径为9厘米~19厘米,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底部相切,使进入管体的盐水能够沿着管体内部的第一圆环形成的凹槽流入管体底部,在管体底部形成水流,并且无阻碍的流出管体。所述第一圆环顶部设有第一透水槽,所述第二圆环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所述第一透水槽、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长度为9厘米~19厘米,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相连组成单元组,所述管体由若干所述单元组相连,所述第一透水槽、第二透水槽和第三透水槽使管体透水口面积增大,使更多的盐水进入管体,提高了暗管的透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排盐暗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圆环2和第二圆环3,所述第一圆环2直径为10厘米~20厘米,所述第二圆环3直径为9厘米~19厘米,所述第一圆环2与所述第二圆环3底部相切,使进入管体1的盐水能够沿着管体1内部的第一圆环2形成的凹槽流入管体1底部,在管体1底部形成水流,并且无阻碍的流出管体1。所述第一圆环2顶部设有第一透水槽4,所述第二圆环3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二透水槽5和第三透水槽6,所述第一透水槽4、第二透水槽5和第三透水槽6长度为9厘米~19厘米,所述第一圆环2与第二圆环3相连组成单元组,所述管体1由若干所述单元组相连。所述第一透水槽4、第二透水槽5和第三透水槽6使管体1透水口面积增大,使更多的盐水进入管体1,提高了暗管的透水量。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排盐暗管,所述第一透水槽4、第二透水槽5和第三透水槽6为长方形、菱形、波浪型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长方形。所述第一透水槽4、第二透水槽5和第三透水槽6的设置,增加了透水的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暗管透水量。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排盐暗管,所述管体1与水平地面夹角为0度~15度,更好的使盐水流出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8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切割装置
- 下一篇:家庭用紫外LED灭菌牙刷盒